在市场波动加剧、资产荒蔓延的当下,自由现金流ETF凭借“看得见的现金储备、摸得着的财务健康、经得起考验的抗跌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周期的稳健选择。
(一)策略核心特点:精选现金奶牛,构建稳健底盘
(1)独特筛选机制:三层过滤锁定优质标的
从指数编制上看,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有以下亮点:
行业与流动性筛选:剔除金融、地产等高杠杆行业,排除上市未满半年及流动性后20%的个股,确保成分股具备稳定交易活跃度。
财务质量把关:要求近三年经营现金流均为正,剔除ROE波动后10%及“纸面富贵”(经营现金流/营业利润后30%)的企业,聚焦真实盈利能力。
核心指标优选:以自由现金流率(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为核心,筛选前100 名企业,单只权重不超过10%,平衡集中度风险。
(二)行业分布与风格优势
区别于传统红利策略集中于银行、能源的单一布局,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覆盖家用电器(13.7%)、石油石化(11.5%)、有色金属(11.2%)、汽车(9.7%)等多行业龙头,如美的集团、中国海油、潍柴动力等。季度调仓机制相较年度调仓更灵活,及时捕捉现金流改善标的,避免行业轮动带来的大幅波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5/20,个股仅作为展示,不作为推荐)
二、 基本面支撑:经济转型期的确定性投资逻辑
(1)宏观环境与政策东风
近期,存贷款利率双降,低利率环境下,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凸显优势,高现金流企业估值抬升动力更强。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强化上市公司分红监管,推动央国企提升自由现金流回报”,政策引导资金向现金流质量优异的企业聚集。
(2)企业财务改善趋势
招商证券数据显示,从自由现金流除以经营流量净额的比值来看,自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该指标大幅反弹,达到了29.1%,创下历史新高。参考发达国家水平,FCF/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在50-70%,这意味着在新时代,上公司经营成果向股东分配的空间仍有较大空间,未来随着 FCF/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比例的提高,各种现金流收益率还会进一步攀升,A股给股东创造的内在价值会进一步攀升。
(3)规避财务风险的刚需
对比“伪高分红”企业(如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实施高派现的案例),自由现金流策略直接穿透利润表,以“真金白银”的现金储备为核心指标,有效规避债务暴雷、盈利操纵等风险,尤其适合后疫情时代对财务透明度的更高要求。
三、投资优势:穿越牛熊的底仓配置价值
(1)风险收益比领先
以国证自由现金流全收益指数为例,截至2024年底,近十年累计涨幅达363.62%,年化超17%,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红利低波和沪深300的全收益指数。夏普比率显著高于中证红利指数,意味着单位风险获得的超额收益更优。
(数据来源:Wind,2015.1.1至2025.3.31,以上指数业绩计算均采用全收益指数(考虑了分红再投资收益的影响)。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日为2012.12.31,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于2024.8.15对指数进行修订,全收益指数2020-2024年涨跌幅分别为:13.05%、49.15%、5.95%、28.92%、32.44%,价格指数2020-2024年涨跌幅分别为:9.12%、43.81%、1.53%、21.87%、28.07%。年化涨跌幅计算公式为[(1+区间涨跌幅)^(250/交易日天数)-1]*100%。指数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
(2)适配多元投资场景
长期配置需求:在存款利率下行周期中替代部分低收益理财,提供资本增值空间。
对冲成长股波动:与科技、新能源等高弹性板块形成互补,平滑组合波动。
(四)未来趋势:从小众到主流的配置机遇
随着全球进入“低增长、低利率”周期,A股市场从增量博弈转向存量竞争,自由现金流充裕的企业相当于“现金期权”,可用于回购、分红、抗周期投资,其稀缺性将持续获得估值溢价。
无论是作为底仓配置、风险对冲工具,还是分享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这一创新品种正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理性投资的本质,或许就藏在每一笔真实可支配的现金流里。
相关产品:自由现金流ETF(159201)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是全市场首只,也是目前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中规模最大的产品,其管理年费率、托管年费率均为市场最低费率一档,是投资者一键布局高防御属性资产的较优选。
$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3917)$
$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918)$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5/20,基金规模不代表业绩水平,规模数据为时点数据,不具备长期参考价值.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