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导体海内外大事不少。
资料来源:财新、央视新闻、网易新闻等公开信息
无论是加征关税、还是按下关税暂停键,再到调整对华芯片出口规则等,都可以看出,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战略布局呈现出战略遏制与短期妥协并存的复杂特征。这些政策不仅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崛起的警惕,也暴露了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面临的困境与矛盾。
而反观中国,通过“设计突破+产业链协同+政策支持”的组合拳,正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小米发布3nm手机SoC则是最好例证,再加上,康盈半导体存储基地投产,良率达99.9%,意味着制造这一薄弱环节也正在逐步跟上。在海外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颇有“他强任他强”的淡定感。
东边日出西边雨
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拔高一点,或许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变化的感知更为明显,也更能理解美国作出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缘由。事实上,全球半导体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分化格局,表现为"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区域差异。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97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亚太地区贡献了主要增长动力。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领头羊,其半导体产业正迎来高速增长期。

与亚太地区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市场的相对低迷。WSTS预测显示,2025年欧洲半导体市场将面临温和增长或停滞,而北美市场则因关税政策和供应链重组等因素增长乏力。美国半导体关税政策已从最初的知识产权保护扩展为全面的供应链安全战略,关税覆盖面更广、税率更高,这直接导致美国半导体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英伟达CEO黄仁勋直接指出,因为美国调整芯片对华出口规则,英伟达不仅因库存注销而损失了55亿美元,还被迫放弃了中国市场1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美国政府也损失了大约30亿美元的税收。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英伟达损失了90%的全球市场,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美国应该“全力以赴”让英伟达回到中国市场。
事实上,两国之间的半导产业存在结构差异,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优势在于封装测试以及一些消费类芯片的设计与生产,而美国则在芯片设计(如英伟达、高通)、半导体设备(如应用材料公司、泛林集团)以及EDA软件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这意味着两国之间更多的是互补而非直接竞争关系。
同时,中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已经取得长足发展。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中国AI Server市场预计外购英伟达、AMD等芯片比例会从2024年约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预期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40%,几乎与外购芯片比例平分秋色。
半导体还有多少下跌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在近期按理说应当要将利好反映在股价上,但事实却没有按预料般发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跟科技板块整体人气有关。以上周的量价指标俩看,科技板块的拥挤度下降明显,尤其是电子板块拥挤度是科技行业中最低,而且大盘成交额不断缩量也严重影响了板块表现。如果当前这种持续低迷、尤其是呈现阴跌走势的行情继续维持下去,市场随时可能迎来一根放量大阳线的突然爆发。倘若投资者在这种环境下依然盲目看空科技股,特别是芯片等核心赛道,很可能会错失重要的反弹机会,甚至踏空一轮潜在的上涨行情。

数据来源:恒生聚源、麦高证券研究发展部
其次,自主可控的趋势向好,但路需要一步一步走。比如玄戒O1确实是小米自主设计的SoC,但这仅仅指的是设计层面的自主。在具体实现上,玄戒O1采用了ARM授权的CPU架构,并由台积电3nm工艺代工。不过在当前局势下,小米虽然初期让台积电代工,但明确说了要搞供应链本土化,未来要转到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
因此,总体上看半导体的国产替代逻辑相比之前更,但仍然需要市场人气的配合才能迎来下一轮爆发,届时兼具业绩支撑与长期逻辑的资产才能穿越波动。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A:020356;C:020357)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截至2025年5月20日,指数中半导体设备、材料含量合计超70%(数据来源:Wind),集中度高、弹性大,大家可以等科技板块启动的时候,作为卫星仓博个超额。
而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及其联接基金(A:023719;02372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指数分散配置半导体、生物医药、国防军工等行业,则比较适合作为底仓,以分散押注单一行业的风险,并集群式配置科技主线。
$华夏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0356)$
$华夏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357)$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OTCFUND|023720)$
科创板特别风险提示:本基金的基金资产可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特殊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风险提示:1.以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信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件,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干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联接基金风险提示:作为目标ETF的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基金,因此ETF联接基金的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ETF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的风险等。9.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