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在产业政策催化空窗期,上市公司业绩一季报验证,叠加中美关税博弈等多重因素下,科技股行情陷入震荡格局,让不少科技投资爱好者陷入了迷茫。
究竟科技主旋律变了吗?科技投资如何应对呢?科技基金该怎么买呢?成了投资者三连问。
复盘历次科技产业趋势来看,产业趋势中的牛回头,正是布局良机!
一、科技产业趋势中,“牛回头”即布局好时机!
2013-2015年移动互联网时代,TMT指数(科技指数)涨幅超590%,期间经历两次“牛回头”,分别是2014年3月-5月和2014年12月,之后行情走势再度创下新高。
两次“牛回头”原因均是市场板块切换,行业轮动的结果。产业趋势中的“牛回头”是产业、估值与流动性三重压力测试后的再平衡。

2018年底-2021年,中美科技摩擦,美国制裁倒逼国产替代,政策扶持半导体、信创等硬科技产业。2018年底-2020年半导体指数涨幅超320%,信创产业指数涨幅度超250%。期间经历了几次牛回头,行情走势再度向上创下新高。

二、本轮科技股行情,后续怎么投?
近10年A股科技股行情由政策、技术、全球化竞争三力驱动。当前仍正处于AI引领的产业变革初期,ChatGPT引爆生成式AI技术突破,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成本显著下降推动算力需求,政策聚焦“硬科技”与新质生产力,科技产业趋势势不可挡。
基金经理陈颖认为, 从当前政策执行力度来看,2025年或会强于2024年,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国内财政发力的必要性加强,全年宏观经济稳健改善,大盘或将呈现慢牛走势, A股走势可能是呈 N 型行情, 仍以结构行情为主,主要进攻机会在科技和高端制造方向,AI 端侧发布会预计在年内二季度密集召开,同时叠加产业政策出台催化市场情绪,科技结构性行情仍然值得期待。未来两三年AI产业链可能将多点开花,AI 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形成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垂类应用具有较强的暴发性和广阔的成长空间,行业进展和股价或许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当产业浪潮方向未改变时,每一次深蹲都是为了更好的起跳,“牛回头”、“牛震荡”或恰是布局好时机。

科技产业趋势行情涨势通常有几波主升浪,不同升浪之间往往伴随着高波动,
不妨利用科技板块波动的时机,开启定投,长线布局,趁低积攒筹码,在波动中平摊成本,布局微笑曲线。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于wind,由金鹰基金整理,本资料所使用的数据仅供参考,引用的观点、分析预测仅代表投研人员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过往持仓不代表现在持仓,也不代表未来持仓预测,不作为投资建议。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或核准,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