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作回顾
5月初,随着关税立场变化和日内瓦经贸会谈落地,一定程度上推动市场避险情绪降温,主要指数在月中冲至前期高点后高位震荡。香港资本市场年内IPO募资额全球第一,外资积极参与中国核心资产的发行。
本产品层面,我们结构上继续聚焦在国内的AI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同时筛选具备长期适应环境能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时刻审视,以提升组合的反脆弱性。5月,在原有结构上增加了创新药医疗器械、AI产业链等配置。
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
本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作为一名行业从业人员,恪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以投资者为本,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积极满足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
宏观方面,中美贸易局阶段性缓和或令国内出台大规模刺激举措的紧迫性降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关税缓和程度超市场预期。外部经贸争端的缓和使得市场对短期的外需担忧有一定缓解,但市场仍对90天后双方是否能够达成有利协议存疑。在贸易紧张升温的背景下,更加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强化底线思维,会议强调要充分备足预案。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
海外方面,曾经被当作“无风险资产”的美债,其“无风险”属性正在受到质疑。美国十年国债的收益率居高不下,一直停留在4.5%以上。以往,美债收益率上涨就被视为无风险收益率上涨,美元吸引力增强;但这一次,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在近期接连跌破100和99的关口,今年以来跌幅接近9%。曾被视作全球信用最强的国家,市场开始担忧其财政赤字持续攀升和长期借贷能力。
产业层面,我们继续聚焦在国内的AI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科技产业的投资逻辑从过去的“海外映射”和“海外产业链”走向内生的产业趋势,推动国内科技公司的价值重估。大国兴衰,本质是社会生产力的创新和迭代。
我们对国内科技大厂保持重点的关注和布局,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或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二、第三成长曲线,有意愿和能力来支持未来AI投入和当期股东回报。本月也开始看到,AI已经开始对这些企业的业务和营收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GPU和AI投资已经开始为行业公司带来收入,例如通过改进广告定位从而增加广告收入,通过改进内容推荐从而增加用户使用时长和广告收入,以及在游戏中运用AI从而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游戏收入;此外,在算力基础设施、API和平台解决方案中部署GPU和AI,从而产生云服务收入等等。
本月也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月份,海外大厂诸多模型和agent发布,但其领先性不再像2023年那样惊艳,也侧面体现国内科技大厂在场景和应用上的优势和迭代。build2025大会,一口气发了10多个Agent,遍及编程、协作、科学、办公等很多领域。IO大会,Gemini 2.5 pro多模态COT能力很强,处理视频的时间大幅缩短,并且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可同时生成音频视频的模型Veo4。Claude4发布,有多模态理解能力,可以7小时稳定编程。程序员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同时也在深度推理过程中加入调用工具。
当然我们也继续保持对AI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特别是半导体先进制程,也包括半导体设备和EDA公司的布局。我们认为国内有可能加速行业整合,从之前的"单点突破"向"全链协同"升级,更有利于产业链在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AI赋能实体产业,也进一步推动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发展,加速创新药、新材料的研发。多家创新药巨头已经在药物研发等方面使用AI技术赋能,创新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国内创新药产业本身也有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医药政策优化和迭代的速度较快,纠错机制较强,提振了市场对产业长期发展的预期和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2024年国内企业BD交易总额达6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全球比例从2019年的不到5%提升到31%。
我们在新内需方面适当把握确定性增量机会,如现代煤化工受益于重点区域低成本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发展、文旅行业受益于消费者需求频次提升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海外朋友走进来”政策支持。
法国作家凡尔纳说:“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我们正在迈向新一轮科技创新,面对无穷的可能性,我们将聚焦产业趋势中的“不可或缺”,在有安全边际的前提下,投资于“行业变革的推动者”,陪伴小树长成大树。
朱雀基金致力于产业研究,我们在人工智能、能源创新、医药生物等行业都有较深入的跟踪,在公司选择层面,我们注重公司治理优秀、财务稳健、竞争格局清晰和企业家积极有为的高质量发展公司,我们将以合适的价格积极把握以上投资机会。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