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基金力挺科技创新 长期耐心资本汇聚成势

从中国国新、中国诚通、中国石化等央企基金集群密集布局战新产业,到深圳、上海、江苏等地国资基金加速构建创新升级生态圈,国资背景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正汇聚成势。随着容亏免责与差异化考核制度广泛落地,国有资本正以基金为支点,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资本“活水”。央企基金密集布局战新产业在国家战略引导与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央企业基金密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守契约、反内卷 车企集体压缩账期,共塑行业信用

中国车企首次主动地、集体性地将账期问题摆上台面。从6月10日到11日,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内的承诺刷屏。先是6月10日晚间,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4家车企打响第一枪;次日凌晨,新能源车企“一哥”比亚迪跟进;11日,吉利、奇瑞、长城、零跑、北汽、小鹏等更多车企加入,汽车圈达成“集体对账”的共识。这次车圈集体事件拨动了资本市场的神经。

上交所: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6月11日,上交所组织召开“科创板八条”一周年投资端座谈会,基金管理人以及保险、券商、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代表参加。座谈会上,与会机构就科创板指数化投资、ETF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等话题进行探讨。在与会机构代表看来,当前境内指数化投资趋势正加速形成,科创板ETF日益成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重要渠道,持续吸引资金流入“硬科技”企业。

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上市通道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交易端”向“发行端”深化拓展,其核心逻辑在于打破区域市场分割。

前5月中非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20.2%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中非贸易规模屡创新高,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据海关统计,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今年前5月,我国对非洲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增长12.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对非洲出口5995.7亿元,同比增长20.2%;自非洲进口3636.4亿元,同比增长1.6%。

中美经贸磋商框架达成原则一致

当地时间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就各自关心的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敬请投资人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以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对这些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