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传统低风险产品的收益率持续走低,投资者面临资产荒困境。近年来,短债基金因其风险收益特征较为平衡,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配置工具。投资者可结合自身流动性需求和风险偏好,通过货币、短债、长债、权益、黄金等资产的合理搭配构建投资组合。

  01短债基金的发展

短债基金,顾名思义,是指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短久期债券的基金。按照基金合同,可进一步细分为超短债基金(80%投资于270天以内)、短债基金(80%投资于397天以内)和中短债基金(80%投资于三年以内)。与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短债基金因久期较短,净值波动相对较小,展现出更稳健的风险收益特征。

短债基金的发展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2018年资管新规之后,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推动短债基金规模从不足百亿迅速突破千亿。2021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回调,短债基金再次迎来扩容,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市场存量已突破万亿。近年来,为适应投资者需求,多家基金公司将存量产品改造为中短债策略,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供给。

02中短债策略的收益来源

纯债基金的收益来源主要是票息收益、杠杆策略和久期管理。中短债策略因为债券久期较短,稳定的票息收入是产品的核心。中短债策略主要以中短久期的信用债作为底仓,基于对行业、主体的信用分析、信用利差变动的把握选取性价比高的品种,也可以根据负债端的稳定性配置一定比例ABS等具备流动性溢价的品种。在票息基础上,通过杠杆与久期的调整以获得适宜的价差收益。

03低利率环境下的挑战与应对

经历了几年的债券牛市,当前债券收益率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中短债策略目前面临的挑战是票息收益低、安全垫薄,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都已被压缩至较低水平,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当前的信用利差水平和宏观经济环境,信用下沉的性价比较低,过度下沉反而会带来风险。低利率环境下,机构竞相追逐资本利得,放大市场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冲击也加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怎么做好中短债策略也是我们持续在思考的问题。

基于产品定位,坚守投资策略的目标,构建符合风险收益比的投资组合,将久期的波动范围控制在合理区间。在组合管理上,负债端要把握负债资金对收益和回撤的要求,资产端要做好配置仓位和交易仓位的持续优化,动态调节组合久期,并且注重对整体信用风险的把控。加强对基本面、货币政策、机构行为的研究,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波段交易的能力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中变得更为重要。在越来越卷的市场,还需要像货币基金一样做更多精细化的管理,持续跟踪曲线形态、信用利差变化,挖掘被低估的品种。寻找曲线凸点,持续优化组合性价比。

在低利率与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中短债策略需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灵活策略调整,在稳健性与收益性之间寻求平衡。中短债策略产品作为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其流动性优势与风险可控特性,能够有效满足投资者对稳健收益与资金灵活性的双重需求。

(作者朱燕琼为太平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