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重因素催化下,人工智能板块重回活跃,跟踪5G通信主题指数的5G通信ETF(515050)受到资金关注,截至6月9日,近60个交易日累计吸金近5.5亿元。
2025年,正值5G商用牌照发布的第6年,六年里,中国5G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网络,让5G从一个技术概念逐渐转化为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引擎”。
而随着AI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行业,作为AI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模型应用的赋能者,也正积极拥抱AI,迎来重大的技术变革。在通信跨年思享会——2024通信产业大会暨第19届通信技术年会上,“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重磅发布。
这十大技术趋势,既是AI+通信产业发展的未来路径,也潜藏着一系列的投资机会,具体提到了哪些关键词?今天来跟大家唠一唠。
一、6G:从实验室走向 “标准化赛道”
2024 年全球首个 6G 标准研究正式 “起跑”(立项《6G 场景用例与需求》),标志着这项 “未来科技” 不再只存在于实验室图纸上,2025年,6G正式迎来“标准元年”。中国 6G 也将摘下 “技术研究” 的安全帽,戴上 “标准制定者” 的徽章,正式开启 “从 0 到 1” 的标准化征程。
不仅如此,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也这也意味着,“通信感知一体化”“无线智能化” 等6G核心技术,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攻坚方向。
二、Agentic AI+通信:网络学会 “自己管自己”
当 AI 大模型搬进通信网络,会发生什么?
2025 年,一种叫 “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 的AI新兴方向火爆出圈,相比传统Ai工具,它就像一个“智能管家”,通过自主感知、推理、规划与执行,能把复杂任务拆成 “小目标”,并且一步步优化解决。比如,当你打游戏突然卡顿,网络会自动 “思考”:是带宽不够?还是节点拥堵?不用人工介入,自己就能调整资源,让体验瞬间丝滑。
2025年,这一高阶AI模式有望接入通信网络,实现深度融合。据介绍,这一年,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将升级到 “L4 高度自智”—— 就像从 “手动挡” 升级到 “全自动驾驶”,不仅能实时监控全网,还能 “预判” 问题,主动优化。
三、5G-A: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
低空经济要起飞,全靠通信来铺路!
2025 年,随着无人机等低空飞行活动和业务日益丰富,对网络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可不像手机刷视频那么简单,既要飞得远,又要飞得准。这时,5G - A的 “通感智算” 技术就派上用场了:它像给网络装了 “双眼”,通过智能超表面和双波形感知技术,让通信和感知无缝配合 —— 无人机飞过时,网络既能给它 “指路”,又能实时 “看” 到它的位置,避免撞机;同时,“低空智联网” 会把通信网、感知网、导航网、气象网、算力网等 “五张网” 整合起来,打造低空经济的 “数字高速公路”。
四、智算中心:从 “盖大楼” 到 “跑满速”
现在 AI 算力需求就像爆发时增长,智算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光盖起来还不够,得让算力“跑起来”!提升算力调度和增强互联性能是关键。
2025 年,两大 “黑科技” 将破解算力 “堵车” 难题:
OISA 协议:给 GPU 芯片间的通信 “拓宽车道”,以前数据传输像过独木桥,现在像走八车道高速,带宽和时延都 “踩油门”!
全调度以太网(GSE):传统的以太网负载方式容易产生数据包丢失,动态时延增大等问题,从而影响AI训练的效率。而GSE技术就像是给去往某个目的地的多条高速公路装上了智能导航系统,能主动控制车流选择最优路径,避免堵车,更高效地转发数据包。这样一来,丢包就少了,网络延迟也低了,整体传输速度就更高了,AI训练效率也就提升了。
五、新型光纤:AI算力催生骨干网迭代
为加速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深入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满足AI等规模应用的需求,目前400G全光骨干网已实现规模商用。不过,想让全国算力 “一张网” 跑得更快,骨干网还需要向更高速率、更高时延进化。
SDM空分复用光纤与反谐振空芯光纤被产业界视为下一代新型光纤的发展方向。如果把传统光纤比作 “狭窄的小巷”,新型光纤就像 “超级隧道”:
SDM 光纤能 “左右开弓”,在同一根光纤里用不同空间位置传输多束信号,容量直接翻倍;
空芯光纤更厉害,纤芯是中空的,数据像在 “真空管道” 里跑,损耗超低、速度接近光速!
2025 年,这两类光纤将攻克 “熔接难”“量产难” 等关卡,加速走向技术成熟。
六、智能体:通信网成 “智能体乐园”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 AI大概率不再是 “单打独斗”,而是 “组团干活”!2025年,基于大模型的 “AI 智能体” 将变得更聪明,自主性、适应性、交互能力大大提升,比如物流智能体群,能协同规划最优配送路线,效率翻倍。不过,这需要通信网当 “后勤部长”—— 不仅要提供高速连接,还要给智能体 “充智能”(比如实时传输环境数据、辅助AI推理),同时确保安全可信,让智能体们 “放心合作”。
七、AI 智算:智算生态 “自主可控”
随着大模型参数量奔向 “万亿级”,就像摩天大楼需要坚固地基,AI 发展也离不开强大的AI智算生态,2025 年,算法模型优化与创新成为AI发展的关键动力。产业发展迎来三大趋势:算法模型更 “聪明”;开源生态更 “热闹”:更多国产开源工具将上线,降低 AI 开发门槛;算力自主可控。
八、800G光模块:数据中心 “光” 速升级
光模块承载着光电转换的重任,是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元器件。相比传统模块,800G光模块就像数据中心的 “特快列车”,它能在同一时间传输更多数据,延迟更低,特别适合 AI 训练、云游戏等 “大胃口” 应用。2025 年,AI发展将面临更大规模的数据流量增长,随着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设计工艺不断精进、互操作性持续完善,数据中心光连接有望走进800G时代。
九、算电协同“CP”:AI的尽头是电力
人工智能的高耗能属性决定了“AI的尽头是电力”。AI 算力越强,耗电越猛,怎么办?算电协同发展是必由路径,让算力和电力 “手牵手” 过日子!“源网荷储一体化” 就是它们的 “婚姻介绍所”:通过整合电源(如光伏、风电)、电网、负荷(算力中心)、储能(电池),让电力按需分配,避免浪费。比如,白天光伏电多,就给算力中心 “多供电”;晚上用电低谷,就把多余电力存进储能电池。2025 年,在 “双碳” 目标下,“算电协同” 的任督二脉将加速打通。
十、卫星互联网:天地一体化
未来网络发展,天地一体是一个关键词,是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低轨卫星星座会像 “天上的基站”,和地面网络 “无缝组队”。2025 年,卫星互联网发展速度有望加快:一方面,运营商将加速发射卫星,补上 “天空网络” 的拼图;其次,手机直连卫星等消费电子功能创新,也会促进全球卫星和地面产业进行融合。
2G→3G→4G→5G→6G,作为信息技术时代最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通信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2025 年的通信产业,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 “科技嘉年华”——6G 铺路、AI 当家、算力飞驰、天地互联…… 这些技术不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更将重塑整个产业的格局。
复盘2017-2020年5G通信主题指数的走势,我们看到,板块表现与5G建设初期的标准冻结、频谱划分、牌照发放、产业落地等重大事件的催化密不可分。2022年末,AI行情启动,作为算力底座的5G通信亦受到催化,2023年以来,截至6月11日,5G通信ETF(515050)区间涨幅达35.70%,大幅跑赢同期大盘指数表现(上证指数涨幅为10.13%)。展望2025年,新技术正逐步由愿景走向现实,未来已来,远方不远,大有可为。

相关ETF:5G通信ETF(515050)该ETF跟踪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5G通信主题ETF,深度聚焦通信产业链龙头标的,覆盖了多个AI算力、6G、消费电子、半导体、PCB、通信设备、服务器、光模块、物联网等细分行业的龙头个股。截至2025年6月10日,前十大持仓股为:立讯精密、中兴通讯、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兆易创新、紫光股份、歌尔股份、沪电股份、中航光电。场外联接(A类:008086;C类:008087)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A(OTCFUND|008086)$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C(OTCFUND|008087)$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为中证指数公司、中金公司研报、通信产业网,截至6月11日。文中提及个股不作为推介。5G通信ETF跟踪指数为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其2020-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18.84%,6.05%,-38.04%,15.85%,23.37%,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表现。
文章提及基金为股票型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其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标的指数变更、成份股停牌或退市等潜在风险。本基金可投资存托凭证,基金净值可能受到存托凭证的境外基础证券价格波动影响,存托凭证的境外基础证券的相关风险可能直接或间接成为本基金的风险。本基金可投资于资产支持证券,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证券提前赎回风险、再投资风险和SPV违约风险等。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本资料中推介的产品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