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回顾
近一周,全球大类资产价格表现来看,债>商品>股。债:美国通胀数据温和,且10年及30年期美债拍卖结果进一步验证配置需求稳固,缓解了市场对买盘衰竭的担忧,美债收益率全线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近一个最低水平。商品:中东地缘局势引爆能源与避险资产,ICE布油周涨幅达13.10%,COMEX黄金上涨3.17%。股: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全球股市涨跌分化。亚太地区股市表现相对较好,美、欧股市下跌,标普500下跌0.39%,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32%,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63%,欧洲STOXX600指数下跌1.57%。

核心要点
近一周,全球大类资产价格表现来看,债>商品>股。债:美国通胀数据温和,且10年及30年期美债拍卖结果进一步验证配置需求稳固,缓解了市场对买盘衰竭的担忧,美债收益率全线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近一个最低水平。商品:中东地缘局势引爆能源与避险资产,ICE布油周涨幅达13.10%,COMEX黄金上涨3.17%。股: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全球股市涨跌分化。亚太地区股市表现相对较好,美、欧股市下跌,标普500下跌0.39%,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32%,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63%,欧洲STOXX600指数下跌1.57%。
美国通胀数据来看,关税冲击弱于预期,结构性分化凸显。美国5月CPI环比涨0.1%,低于前值与预期,同比因基数效应升至2.4%,但也低于预期。核心CPI同比2.8%与前持平,略低于预期。PPI当月涨0.1%,同样低于预期。分项来看,核心商品物价指数环比转负,机动车价格显著下跌;居住服务环比增速回落,超核心服务通胀走弱,或反映关税抬升导致居民服务预算收缩。整体来看,关税对价格影响小于市场预期,通胀压力相对温和,关税对服务的“衰退冲击”强于商品的“滞胀冲击”,为美联储延缓降息提供喘息空间。
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情绪短期修复,但隐忧犹存。企业端来看,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商业乐观指数5月升至98.8,结束连续四个月下滑,反映小企业主信修复,销售预期改善抵消部分政策不确定性担忧。消费者端来看,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从52.2大幅回升至60.5,结束连续六个月下降,未来一年通胀预期降至5.1%。整体来看,情绪修复主要反映了4月关税恐慌的边际缓和,但近期中东冲突推升油价,或再度压制实际购买力。与此同时,美国ISM制造业和服务业PMI陷入萎缩,叠加领先经济指数连降5个月,或预示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趋弱。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大概率是“按兵不动”下的预期博弈。在5月美国通胀低于预期,经济活动有韧性,衰退担忧缓解的背景下,6月会议几乎确定维持利率不变。但中长期看,贸易谈判仍未结束,关税落地规模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且当前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较多反映最新关税公布前的情况,关税带来的冲击并未完全显现。随着关税影响更多的反映在数据中,叠加地缘局势扰动及低基数效应,美国通胀存在上行风险。此外,特朗普政府“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或带来利率上行压力。美联储未来决策面临支持经济与抑制通胀的艰难权衡,关注6月会议公布的美联储经济预测更新,以及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的表态。

港股策略
过去一周,港股在内外风险扰动中韧性凸显,延续震荡上行趋势。一方面,中东地缘局势变化及全球股市波动影响,对风险偏好形成压制;另一方面,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支撑港股表现。恒生指数上涨0.4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30%、恒生科技下跌0.89%。医疗保健业(8.76%)、原材料业(6.97%)、综合企业(4.11%)表现相对较好,必需性消费(-1.76%)、非必需性消费(-1.75%)、资讯科技业(-0.71%)表现相对落后。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154.57亿港元。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