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医药板块延续热度,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周涨 1.4%,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更是大涨 8.8%(数据来源choice,6.9-6.13)。创新药细分领域表现尤为突出:PD-1 双抗、减肥药赛道持续活跃,中小市值创新药标的因弹性优势获资金青睐,AI制药板块也随主线跟涨。特别是上周五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超50 亿美元合作,其 AI 药物发现平台被重点提及,这一事件直接带动本周一AI医药相关个股(如医疗信息化、AI 制药)走强。
本周展望:三大逻辑线
1. 创新药海外 BD 预期仍是核心驱动力
翻看海外头部药企财报,强生、诺和诺德等 2024 年底现金储备均超百亿美元,充裕资金面意味着后续 BD 交易可能密集落地。我个人认为,中国创新药企业近年在临床数据、商业化能力上的进步已获国际认可,像这次石药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或许海外授权合作将持续成为板块催化剂,有望推动国内创新药资产的价值重估进程。
2. AI 医药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当前 AI 医药板块仍处于阶段性低位,从我跟踪的估值分位数来看,其股价水平显著低于创新药主线。但产业逻辑上,AI 在靶点发现、药物设计等环节对研发效率的提升已逐步落地 —— 比如通过算法优化化合物筛选周期,这对高投入的创新药行业至关重要。我认为,随着市场对技术价值的认知加深,该方向存在跟随主线修复估值的潜力。
3. 政策催化下临床 CRO 值得关注
国家药监局近期发布的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优化征求意见稿,其审批流程的简化将直接加速项目落地,而临床 CRO 作为产业链中衔接药企与试验执行的关键环节,有望迎来业务量提升。这类政策驱动型机会需要持续跟踪落地进度。
持续关注:高弹性赛道需兼顾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创新药与AI医药均属于高波动板块,当前市场热度虽高,但短期情绪博弈因素较重。投资者可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对海外BD预期明确、技术落地确定性高的标的保持关注,市场变化较快,或考虑定投入场比较合适。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基金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东财远见成长C(OTCFUND|018089)$$中欧医疗创新股票C(OTCFUND|006229)$$鹏华医药科技股票C(OTCFUND|017900)$#创新药Deepseek时刻:重磅BD交易又来##稳定币概念再火:科技大厂纷纷申请牌照##Labubu席卷全球!A股“谷子经济”大热#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