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个交易周,我们惯例来看看各家机构的看法。

中信证券:中东冲突可能成为行情结构转变的诱因

中信证券认为,中东冲突的地缘影响很大,但对中国资产的实际影响有限;不过中东冲突引发了风险偏好的突然变化,结构上受影响最大的是高位、高成交且高度共识的板块,支持微盘股抱团上涨的因素在出现裂纹,此类板块接下来更容易出现波动;小票和题材轮动模式的削弱,同时意味着回归以AI为代表的强产业趋势的逻辑会加强;另一条值得开始跟踪的线索回到了政策,价格信号的持续且普遍低迷可能成为新的催化,但需要耐心等待。整体而言,淡化宏观扰动、回归产业趋势、警惕微盘波动可能依然是下个阶段的核心策略思路。

——节选自2025.06.15《中信证券#策略聚焦|中东冲突可能成为行情结构转变的诱因》

广发证券:如何看待AH溢价率持续收窄?

广发证券认为,中期视角,AH溢价率有进一步收敛的空间。第一是港股市场成交活跃度能否继续提升,这决定了港股流动性折价的修复程度。这一点在过去两年已有不错的趋势。第二是两地上市公司质量,即盈利稳定性、分红稳定性能否提升。在地产周期下行的背景下,企业增长压力陡增,但近两年在政策引导下,AH上市公司整体的股息率和回购率反而有所提升。由上述分析,股息回报率的提升能够降低高溢价率的概率。第三是A股新赴港IPO公司的资质与稀缺性,这决定了港股市场整体的吸引力。因此,在更长的窗口期,AH溢价率有望进一步收敛,未来也可能出现更多港股溢价于A股的标的。但回到当前,伴随市场情绪有所转弱、波动区间收窄,AH溢价率的变化或更多以板块和个股的形式呈现

——节选自2025.06.16《广发证券周末五分钟全知道:关于AH溢价中枢的探讨》


开源证券:关于港股和消费的两大核心问题

开源证券指出,今年以来,AH溢价显著收窄,与过往形态出现背离,背后主要受两方面推动:一是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突破新高,港股的边际定价力量发生改变;二是分母端流动性阶段性改善,表现为基础货币扩张、外汇储备与银行体系结余提升、Hibor下行,共同缓解H股流动性压力,支撑估值修复。展望未来,在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趋缓这一核心催化下,港股估值端的压制得到缓和,在岸市场(A股)相对离岸市场(H股)估值或进一步平衡,AH溢价率有望进一步回落至2016-2019年的相对低位

另外,针对今年以来超额收益显著的消费板块,开源证券认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并非“新消费”与“传统消费”的简单对立,而是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应以盈利增速的边际变化(Delta G)作为核心线索,它能更准确反映行业的底部修复、业绩反转或加速增长趋势。基于此,从未来、现在与过去三个时间维度出发,提出三条投资主线,系统梳理当前消费领域的结构性机会:1)基于景气预测的边际改善,如饮料乳品、调味发酵品Ⅱ;2)聚焦盈利预测显著上修的板块,如电商、摩托车与个护用品;3)挖掘财报数据中展现出盈利“拐点”的反转型行业,特别是2024年报为负、2025Q1转正的方向,如包装印刷与黑色家电。

大变局下,“变”关注地缘风险溢价下行,“不变”关注国内确定性和预期差。行业配置“4+1”建议:1)“内循环”内需消费:服装鞋帽、汽车(包括两轮电动车)、一般零售、个护用品、食品、饮料乳品、风味发酵品Ⅱ、新零售及黑色家电等;2)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AI+、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军工(导弹、无人机、卫星);3)成本改善驱动:养殖、航海装备、能源金属、饲料、贵金属;4)出海结构性机会:中欧贸易关系缓和(对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汽车、风电等)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5)中长期底仓: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的高股息。

——节选自2025.06.15《开源证券投资策略周报:关于港股和消费的两大核心问题》


东吴证券:创新药和新消费之后,还能买什么板块?

东吴证券认为,4 月以来的反弹行情中市场轮动混乱且缺乏主线,核心因宏观因素扰动市场预期。从短期来看,“电风扇”式的主题轮动或仍将持续。在“电风扇”式的轮动行情中,把握高切低节奏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虽然中长期依然看好低利率环境下创新药BD出海进入商业收获期,板块中枢上移,亦看好消费结构转变、供给创生需求下优质新消费公司通过新产品、新业态、新渠道在增速上跑赢居民消费总量,但从时间成本及行情波段视角看,当前创新药、新消费等热门方向可能已达阶段性高位,从近期算力通信、传媒修复、AI端侧开始活跃等现象亦能够看出,部分资金已经有意愿进行高切低。后续可以关注AI推理算力、文化传媒(AI应用及文娱消费)、可控核聚变、军工、商业航天、固态电池及深海科技等泛科技方向机会。

——节选自2025.06.15《东吴证券策略周评:创新药和新消费之后,还能买什么板块?》


申万宏源:淡化宏观,强化结构

申万宏源认为,区域冲突可能只是脉冲式影响,短期休整的核心,还是结构性行情已演绎至低投资价值区域,市场内在稳定性下降。稳定资本市场政策为A股提供了对宏观扰动的“隔离墙”,因此当前市场主要的下行风险,只能是长传导链条的风险,例如美国经济下行超预期,强化全球衰退预期,进而A股供需格局改善拐点可能推后。判断中短期市场,可适当降低宏观分析权重,提升强势板块节奏判断的权重。新消费(珠宝钻石、IP潮玩、新零食新饮品、美妆个护)和创新药龙头仍在景气叙事中,短期高位波动加剧,但不是中级别风险,基本面趋势投资高举高打或仍能维持。短期海外扰动增加,油气和贵金属是对冲资产。继续提示,港股或是潜在行情中的领涨市场。

——节选自2025.06.14《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中短期市场节奏判断视角,淡化宏观,强化结构》

$恒生创新药ETF(SH520500)$

$华泰柏瑞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190)$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股市怎么看##周度策略##脑机接口概念股异动!产业前景几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