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正式开幕。论坛的一大亮点就是科创板改革“1+6”政策体系——这意味着,在科创板开板六周年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框架进入深化阶段。

具体来看,“1”指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企业,目的是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持续研发投入大、商业前景广阔的优质科创企业。这一政策突破直接扩大了科创板的“技术包容性”,显著缩短了硬科技企业的资本化周期。而“6”项配套措施中,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优化再融资规则等,都意在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这些措施无疑是科创板的重大利好,而在一众科创宽基中,我们尤其看到了科创200指数可以吸收的政策红利:

一来,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AI、低空经济等领域,后续未盈利科技企业申请上市有望大幅增加,而其中符合小微盘特征的企业可能被纳入科创 200 指数。也即,指数存在较大的扩容潜力。

二来,新政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并认为适应创新规律的资金形成机制尚大有可为,意味着不仅是“大而强”科技龙头,包括科创200指数在内的“小而美”科创新秀后续也有望获得更多增量资金的倾斜。也即,指数流动性提升在途。

三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的引入,或引导市场从“盈利崇拜”转向“技术为王”,将来资金或更注重企业研发投入、专利布局等长期指标。截至2024年年报,科创200指数成份股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中位数为12.79%,较科创50指数(12.39%)甚至还要更高些,叠加最新数据显示其“专精特新”企业权重也达到65%,在技术审美的推动下,指数估值体系有望进一步优化上移。(资料来源:WIND,20250531)

其实,与其他科创宽基相比,科创200指数家族看上去并不起眼:

截至6月18日,以科创200指数为跟踪标的的产品一共11只,合计规模9.23亿元,其中包括华泰柏瑞科创200ETF(588230)在内、场内ETF数量仅有4只,规模仅为6.33亿元,且不论与科创50指数体系(目前跟踪产品数量67只,跟踪产品规模1726亿元)的差距,这份数据与中小市值风格的科创100指数(目前跟踪产品数量48只,跟踪产品规模211亿元)相比也相去甚远。(资料来源:交易所,20250618)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科创200指数发布时间较短(24/08/20),积聚投资者的认知仍需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小微盘指数相较大中盘指数或需要更长期业绩来验证吸引力。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这条指数其实具备比较高的关注价值,今天我们不妨就来重新认识一下科创200指数。

首先从市值与行业特征来看,科创200指数是小微盘与硬科技的有机结合。

截至6月18日,指数成份股平均市值68亿元,超过80%的权重股市值小于100亿元,与大中盘的科创50(674亿元)、中小盘的科创100(210亿元)形成差异化补充。这种小微盘属性赋予了指数相对更高的成长弹性,自去年“924行情”以来,科创200指数累计上涨70.84%,显著跑赢同期科创50(50.56%)和科创100(54.51%)。(资料来源:WIND,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请投资者关注指数波动风险)

穿透底层资产观察,科创200指数成份股主要分布在电子、医药、机械、化工、计算机等行业,前五大行业占到全部权重的80%以上。相较于科创50,科创200的行业分布更为分散和均衡;相较于科创100,科创200的行业分布又更加全面,在机械、国防军工、基础化工等领域显著超配,与“新质生产力”方向高度契合。

其次从盈利与研发质量来看,科创200指数具备高成长与强创新的双重加持。出于小盘股对宏观变量的敏感度,在2025年国内经济复苏与海外流动性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数据显示科创200指数成份股2025E净利润增速中位数有望达到60%,较科创50(43%)、科创100(43%)明显占优。至于其研发投入强度,如前所述亦可比肩科创龙头,这种研发驱动的技术突破对于小型企业来说或更易带来估值跃升,此处不再赘述。(资料来源:WIND,20250618)

当前,2022-2023年收缩性的三周期中,政策周期和流动性周期已先后于2023年底和2024年9月中下旬先后转入扩张性周期,其效能协同释放也引发了“924”以来的快速上涨,并对市场中枢形成坚固支撑。2025年以后,“新质生产力”的商业化和普适化有望推动需求上行,隐藏的技术周期或将进入指数级的渗透率爆发期,最终拉动经济周期回暖,可以说,时间已经是市场的朋友。(注:指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指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50bp、中国金融系统于“924”国新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发布一揽子稳市措施,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不过,在弱复苏持续、基本面出现全面改善之前,市场整体贝塔可能还是会表现偏弱,如果出现修复行情的阶段性降温以及市场量能中枢的下行,窄幅震荡态势或将持续,这种存量市场于是为中小市值成长风格带来了较好的博弈机会。而在“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大方向下,也需注意到增量信息或还是会主要围绕科技成长板块出现——科创板新政便是一则典型利好,相关赛道仍有望出现脉冲式机会。两相结合,代表了小市值科技成长风格的科创200指数值得更高的关注。

对于专业门槛和估值难度都相对较高的科技赛道而言,能够尽可能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的指数化投资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参与方式。华泰柏瑞科创200ETF(588230)作为全市场首只科创200ETF,为投资者在当前抓住小微盘科技股配置窗口提供了一种选择。

$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联接C(OTCFUND|011611)$

$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联接A(OTCFUND|011610)$

$华泰柏瑞中证动漫游戏ETF(OTCFUND|516770)$

#强势机会##炒股日记##人形机器人爆发式增长!中国市场狂飙#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