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创新药板块的结构性行情呈现显著升温态势,核心催化来自双重逻辑共振:

其一,产业端十年积累迎来成果兑现期。国际学术会议中本土创新药临床数据持续超预期,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频次创下历史峰值,这类 “出海” 突破不仅印证产业竞争力跃迁,更成为 2025 年上半年股价上行的核心驱动力;

其二,资金端开启周期轮动修复。历经四年深度回调后,创新药板块估值性价比凸显,在存量资金博弈格局下,以医药主题基金为代表的公募资金加速增配,板块持仓比例持续回升。

 

从产业与资金双维度审视下半年走势,短期市场震荡属于正常波动,核心逻辑如下:

出海逻辑深化:从预期落地到估值重估

尽管部分优质项目的 BD 交易已形成市场共识,但后续仍存在落地节奏超预期的可能性。当前海外资本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估值尚未出现泡沫化,且 “研发 - 出海 - 现金流” 的正向循环已成型,全球医药资本对中国创新药的配置比例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资金配置红利:增量空间尚未见顶

对比宽基指数成分股的历史持仓中枢,当前创新药板块在主动权益基金中的配置比例仍处低位;此外,港股创新药标的在外资持仓组合中占比不足,后续北向资金与海外长线资金的增配潜力值得期待。

 

特别提示:中药创新药赛道具备差异化机遇

在创新药主线中,兼具 “政策支持 + 消费属性 + 技术突破” 的中药创新研发企业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国家层面对中药创新药的审评审批政策持续优化,临床价值导向的研发路径加速打通;另一方面,中药在慢性病管理、特色专科领域的独特优势,正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实现商业化价值重估,相关企业有望在创新药浪潮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基金。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在购买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