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近四年之后,创新药板块强势崛起,成为近期A股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本期《投资“建”解》一起来围观一下创新药。

Q1、什么是创新药?

又可称为“原研药”,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被率先研发出来,具有全新化学结构、生物靶点或作用机制,通常用于治疗现有疗法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且首次获准上市的药物。


广义上,创新药物也包括新的适应症、新的技术和制造过程、新的制剂(包括组合),以及已知药物新的递送系统。

Q2、创新药产业链长啥样?

创新药的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其中,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提供商,中游参与主体是创新药生产商及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企业,而下游是连接创新药生产商和消费群体的桥梁。

Q3、创新药市场空间如何?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支持、产业投入和国际合作推动,我国创新药市场持续快速成长。

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132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592亿美元,全球占比保持在15%左右。预计到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全球占比继续提升,行业潜力空间巨大。

Q4、本轮创新药行情有哪些驱动因素?

Q5、如何看待创新药后市行情?

自2024年以来,创新药并购潮起,政策推动与行业内生整合需求成核心引擎,有望带来四大投资机遇:

Q6、如何把握创新药行情?

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

基金代码:A类008923 C类008924

积极捕捉创新药机遇

投资“医疗健康行业”相关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精选医疗健康行业优质企业,把握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从一季度持仓看,该基金提高了对刚需属性和真正创新属性品种的配置力度,聚焦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并增配部分AI医疗,把握住创新药行情。

超额显著,排名领先

凭借良好的管理运作,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近6个月、1年、3年、成立以来均实现超额,在同类产品中也排名居前。

医药投资能手执掌

基金经理马牧青

具备8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3年基金经理任职经验。

本科毕业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拥有“医药+金融”复合学习背景。

持续多年深耕医药领域,覆盖医药所有子行业,对创新产业链、医疗器械、生物药等子行业都有深入见解。

在自上而下选择景气度赛道的基础上,更加擅长个股挖掘,对于变化更加敏感,擅长抓住景气度边际向上的机会,把握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注:马牧青在管产品历史业绩如下:

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C成立于2021年12月28日,至2021年12月31日成立不足6个月,不披露业绩,2022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2.23%/11.77%、-1.95%/-2.34%、-10.45%/-10.8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8.67%、-11.98%、-11.95%。该基金自2021年12月28日起由马牧青管理至今。

建信健康民生混合A成立于2014年3月21日,2020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65.80%、40.80%、-16.46%、-15.09%、-5.3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8.99%、-2.73%、-15.20%、-7.37%、12.21%。该基金自2014年3月21日起由姜锋管理,自2016年3月30日起由姜锋、孙晟管理,自2018年9月12日起由姜锋管理,自2024年3月29日起由姜锋、马牧青管理,自2024年5月31日起由马牧青管理至今。建信健康民生混合C成立于2022年1月18日,2022年(1月18日-12月31日)、2023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9.62%、-15.42%、-5.7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74%、-7.37%、12.21%。该基金自2022年1月18日起由姜锋管理,自2024年3月29日起由姜锋、马牧青管理,自2024年5月31日起由马牧青管理至今。

建信兴衡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C成立于2022年6月21日,2022年(6月21日-12月31日)、2023年、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26%/-3.46%、-11.27%/-11.65%、-9.54%/-9.9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44%、-7.39%、12.89%。该自2022年6月21日起由姜锋管理,自2024年3月29日起由姜锋、马牧青管理,自2024年5月31日起由马牧青管理至今。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如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的,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