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牛人计划#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 粮 液(SZ000858)$ $泸州老窖(SZ000568)$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是扫地僧司马懿写的第1142篇文章。白酒,这个在中国有着千年历史的行业,如今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调整。作为投资者,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调整?又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机会?
一、白酒行业的现状:冰火两重天
当前白酒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1月市场情绪低迷,白酒指数一度下跌6.26%;另一方面,2月春节后板块逆势反弹,山西汾酒、水井坊等头部酒企涨幅超5%。这种分化反映了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库存去化→预期反转”的周期切换。
从库存来看,2024年行业面临高库存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但春节前后渠道反馈显示,高端酒(如茅台、五粮液)批价已企稳回升。截至2025年6月11日,飞天茅台散瓶批价为1990元/瓶,原箱批价为2080元/瓶,较年初下跌近10%。五粮液普五散瓶行情在905元左右,原件单瓶920元,价格倒挂现象依然存在。不过,头部企业如五粮液库存已降至1.5-2个月,茅台库存虽面临社会流通领域1.2亿瓶的压力,但基酒储备达26万吨,可支撑长期产能释放。中小酒企的库存压力依然巨大,部分企业库存周转天数超过6个月,酒鬼酒、金种子酒分别达441天和281天。
从业绩来看,头部酒企凭借品牌壁垒和定价权,在行业调整期展现出强韧性。贵州茅台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66%至1741.44亿元,2025年Q1净利润增长5.8%,存货减少6.57%。五粮液2025年Q1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增长5.8%,营收增速虽放缓但保持龙头地位。而区域酒企则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
二、历史周期的镜鉴启示
回顾历史,白酒行业曾经历过多次周期波动。上一轮下行周期(2012-2014年)中,茅台系列酒销售额两年内下跌60%,而飞天茅台销售额未下滑。2014年行业见底时,五粮液两次下调批发价,飞天茅台一批价跌穿出厂价,随后酒价与股价见底回升。
当前行业正处于周期下行的第一阶段:产品价格暴跌。后续需经历“消灭高成本产能”和“消化社会库存”才能见底。参照周期行业规律,我们需关注供需再平衡的信号,而非单纯关注价格下跌。
三、2025年见底信号:四大关键指标
结合历史经验和当前市场动态,2025年白酒行业见底可能出现以下信号:
1.价格企稳回升:飞天茅台一批价触及1499元,五粮液下调出厂价2-3次。不过,从最新数据来看,飞天茅台批价在2025年6月曾跌至1990元,随后全渠道停货后反弹至2080元。五粮液普五的实际成交价在900-930元之间波动,存在价格倒挂现象。这表明价格企稳仍需时间。
2.库存去化完成:春节、端午等重点节日过后,酒价不再下跌且持续1年。目前,头部企业如五粮液库存已降至1.5-2个月,茅台库存较低,但社会流通领域库存压力较大。中小酒企库存周转天数仍高达441天(酒鬼酒)、281天(金种子酒),库存压力巨大。
3.业绩触底反弹:茅台系列酒收入大幅暴跌,五粮液季度收入连续6个季度下跌。2024年,五粮液营收增速从双位数增长猛降到1.39%,净利润增速也卡在1.34%。不过,2025年一季度部分酒企已出现业绩改善迹象,如古井贡酒安徽市场增长19%,其年份原浆系列中高端产品持续放量。
4.政策与资本协同:政府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叠加降息预期,有望刺激内需。同时,公募基金白酒持仓占比从2020年顶峰的18%骤降至3.71%,主动型基金占比2.91%,杠杆资金加速撤离导致融资余额较2024年高点回落42%,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不过,部分资金已开始逢低布局,如鹏华中证酒ETF规模增至122.1亿元。
四、投资策略:攻守兼备,长短结合
在行业调整期,投资者应采取攻守兼备的策略:
1.长期配置: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龙头,聚焦品牌护城河与现金流稳定性。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品牌力和渠道优势,在行业调整期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例如,茅台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如推出生肖酒、笙乐飞天)和渠道多元化,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2024年,茅台出口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高附加值茅台酒销量同比增长超40%。
2.短期博弈:古井贡酒、今世缘等区域酒企,捕捉大众价位带需求回暖的弹性机会。春节动销显示,100-300元价格带表现稳健,这些区域龙头受益于宴席和走亲访友需求。古井贡酒在安徽省内的宴席渠道覆盖率超60%,古16、古20等中高端产品增速显著。
3.事件催化:关注Q2淡季批价走势、降息政策落地及消费刺激措施。如果批价企稳、库存降至2个月以下,板块或迎来估值修复。例如,五粮液通过控量挺价策略推动批价至910-920元,行业价格体系初步呈现底部特征。
五、风险与挑战:警惕三大“灰犀牛”
尽管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但仍需警惕以下风险:
1.库存消化压力:节后库存消化压力仍存(中性情景下库存持平,悲观情景或增加半个月)。如果库存去化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例如,茅台社会库存总量预计在1.2亿至2.2亿瓶,叠加2025年新增产能,潜在可售酒量达7-8亿瓶,“稀缺性”荡然无存。
2.消费力恢复节奏:经济增速放缓叠加人口老龄化,商务宴请、礼品等传统场景需求锐减,30岁以下群体白酒消费频率较2015年下降超60%。如果消费力恢复缓慢,行业复苏进程可能受阻。
3.政策不确定性:2025年5月新版禁酒令将限制范围扩展至非公务场合,彻底冻结政务关联商务链消费,此前这类需求占商务用酒总量的62%。不过,政务消费占比已从2012年的40%降至不足5%,实际影响有限。
在司马看来,2025年白酒行业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周期拐点与结构性机会并存。对投资者而言,当前既是左侧布局的窗口期,亦是检验酒企战略定力的试金石。唯有深耕产业逻辑,方能在分化中捕捉超额收益。让我们一起静待行业复苏的曙光!
#周末杂谈# #白酒股持续调整,抄底机会来了?# #白酒投资价值分析:是否已跌入价值区?#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