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讨论底部的文章和研报很多,国信策略团队《回顾A股历史上的几次“至暗时刻”》据说总结的特别全面,我们今天来看一看。

与一般讨论市盈率、市净率和换手率、破净率不同,报告回顾了2005、2008和2012的几次底部,主要通过“政策底”、“市场底”和“基本面底”的讨论,总结了一些规律,对于我们小散寻找真正底部的时间上有一定贡献。

1、绝对的底部点位无法判断,更重要的或许只能是要去判断上市公司未来的生命周期是否够长、盈利能力是否够强够稳定,这决定了当前股价和估值下权益资产是否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如果是,那便值得拥有。2008年最低跌到了1664,如果情绪波动再大点到1564或许也未尝不可,但从投资的角度看别说在1664满仓,即使到2000点能够满仓,依然会在次年获得丰厚的回报。

2、如现在一样,股市连续下跌就会使得市场情绪非常悲观,让人感觉内忧外患下困难总是难以克服的而未来机会又都是看不到的,如同当下,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增速很好,三季报预计也不会太差,但对未来下行的预期已经很悲观。

 blob.png

有如索罗斯的额“反身性”原理,就是市场和投资者不断地相互影响,不断地加强“正反馈”或“负反馈”,在散户多的中国市场尤其明显。理性的人们看市场过分低估的时候通常是不满,断言非理性的状态很快会结束,但这种状态偏偏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变本加厉、肆无忌惮,直到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与一般人宣扬“市场是对的”不同,索罗斯的出发点是:“记住,市场总是错的。”可能现在的A股已经错了,而且大错特错,小散会放大这种错误,但是这种错误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3、 “政策底”、“市场底”、“基本面底”三者之间确有明显的时滞关系,一般情况下,“政策底”先于“市场底”出现,而“市场底”先于“基本面底”出现,领先的时间有时候会很长达到半年到三个季度。

我的理解是,
“政策底”政策的出现,由颁布到实施到让基本面好转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比较领先,而市场底是由最悲观那批人决定的,看不到政策的具体效果,他们会持续卖出、或者被动爆仓,猜绝对的底部就是猜这些人的仓位。等到根据观察指标、政策效果显现,部分看到基本面好转的聪明资金开始逐步买入,抵消了最悲观者的卖出力量,此时正是离“基本面底”不远的时候。

从基金投资上来讲,如果“政策底”我视作底部区域的起点,大概率会完美走出微笑曲线,毕竟如果还有市场底的话,根据前文也就2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

(来源:时光基的财富号 2018-10-25 07:38)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