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小黄,经济学博士,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会长。

导 言

本文节选自《远离冰山》,有删减。

人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总结银行经营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重复犯类似的错误。

基于此,朱小黄博士提出了11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都体现了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上一期《战略基于文化与坚持了解客户》,我们讨论了第五和第六条原则——战略基于文化与坚持了解客户。本文将节选其中第七与第八条基本原则:

高度关注流动性,银行对流动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是绝对必要的;

坚守诚信为本,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企业,必须坚守诚信的行为规范,要做社会诚信的“良心”和“楷模”。

《远离冰山》

朱小黄 著

中信出版社

高度关注流动性

回顾历史上的银行破产案例,流动性扮演着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贝尔斯登、雷曼破产都是流动性直接导致的,英国的北岩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在破产前都遇到了存款人的挤兑,历史上,中国的票号、钱庄破产也是流动性出现了问题。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讲述自己最后失败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他的钱庄经营好像锅和锅盖,有10口锅,但只有8个盖,正常情况还能应付,遇到危机,很快就不能应对了,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性,银行对流动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是绝对必要的。

流动性脆弱是银行的天生缺陷,主要原因是:

其一,银行一般是吸收小额短期限存款,发放大额长期限贷款,本身在期限、金额上就不匹配。

其二,银行对存贷款承担的责任约束不对称,对存款人,银行必须维持自己的信誉,存款人可以在任意时点提取存款,除非双方有一些提前约定;而贷款,银行已经将资金让渡给了借款人,银行一般不能提前收回,更为重要的是,客户是否能够按时还款,主动权并不在银行手中,银行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三,现代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存款不再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通过发行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存款证、拆借等方式从市场上融资,用于投资、贷款等各项业务需要。在正常市场环境下,银行的流动性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当危机发生时,市场上曾经充分的流动性马上消失,市场筹资成本大幅上升,银行很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之中。

其四,银行资金流动性受到其他市场的影响。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异常火暴,上证综合指数节节升高,新股发行价屡屡创出新高,投资者都坚信新股不败的神话,打新股成为一项重要的投资策略。当年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纷纷上市,一只股票上市发行,打新股的资金就会闻风而动,冻结的资金高达1000多亿元,银行存款快速流向资本市场。在这些敏感日,银行的资金非常紧张,险些造成流动性事件。

目前国内大型银行普遍对流动性关注不够,首先,中国目前还是高储蓄国家,储蓄率高达60%以上,大型银行的资金普遍比较富裕,存贷比一般都在60%左右,流动性压力小;其次,大型银行大多是国有银行,存款人都认为国家会为这些银行提供最后的保护,银行不会倒,一般民众、企业存款选择国有大型银行的比较多,银行缺乏流动性忧患意识。但是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长期的麻痹大意会酿出大患,银行最可能在流动性上出现问题,必须建立流动性的管理机制。

银行监管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管理非常关注,巴塞尔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了《计量与管理流动性的框架》,2000年发布了《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做法》,2008年发布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原则》;中国银监会在2009年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银行要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1)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2)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3)完善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4)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5)完善、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6)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流动性和流言是孪生兄弟,常相伴出现。流言的出现既说明银行的流动性存在一定的可疑点,又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着外界对银行的信心。流动性风险与信心可以看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消彼长,相互作用。

有人总结华尔街:“这里不制造机器,也不生产面包;在信心中生存,在流言里灭亡!”次贷危机发生后,贝尔斯登旗下两个对冲基金清算破产,贝尔斯登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最后无奈之下只能投身摩根。贝尔斯登倒下之后,彭博、路透等各大媒体纷纷质疑:谁是下一个贝尔斯登?媒体所指者,雷曼!尽管雷曼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卖资产,又是换高管,又是欢迎美联储检查,但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把雷曼作为高风险交易对手,都在减少雷曼的风险限额,很多机构卖空雷曼的股票和债券,最后雷曼在流动性的怀疑声中破产而亡。

对企业来说,流动性崩溃于高负债率;对投资银行来说,流动性崩溃于高杠杆率;对商业银行来说,流动性崩溃于高存贷比。解决流动性问题需要从整个银行管理体系构建入手,包括资产质量、客户服务、核心存款、结算系统、应急处理等等,但根源还在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雷曼破产是因为其资产中有大量的次级贷款和证券化产品,山西票号的灭亡是因为其主要经营官银,正是这种结构的缺陷,在危机来临时,马上陷入流动性困境。流动性危机的发生,内因起决定作用。

坚守诚信为本

诚信为本是古今中外公认的普世原则。在古文中,诚、信的含义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春秋中讲“诚者,天之道也”,诚是自然界运行的基本法则和要求。在《说文解字》中,提出“信,诚也,从人言,诚,信也”,从这个解释看,诚信是互相解释的。诚信从中国古代开始,就成为做人处事的基本规范。孔子在论语里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儒家理论确定的三纲五常中,诚信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在商业活动中,自古以来,都提倡诚信的经营之道,徽商提出“以诚待人,人自怀服”,晋商提出“信义为本,禄利为末”。西方社会也一样,特别重视诚信。比如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就多次指出“信用就是金钱”、“以遵守诺言和及时付款而著称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筹集到他的朋友们省下来的钱”。现代社会更是将诚信写入了法律,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都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立法的基本原则。

尽管如此,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转型时期“诚信”缺失问题的严重性,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明目张胆地进入市场,毒大米、毒奶粉、假药事件屡有发生,逃废银行债务、假按揭贷款同样困扰银行,各类商业机构都被各类失信问题深深困扰,造成社会运行成本高昂。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必要特别强调诚信原则,因为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企业,必须坚守诚信的行为规范,要做社会诚信的“良心”和“楷模”。银行诚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要公开。银行必须公开服务质量和标准,明确告示服务信息。银行销售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本身是有风险的,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向客户真实披露可能的风险,让客户知道风险与收益所在。不能避重就轻,有选择地夸大收益、低估风险。

第二,收费要合理。有偿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贷款付息、承诺付费,供求双方协商形成市场价格,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银行和客户之间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不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和垄断优势,向客户收取不合理费用,比如电子汇款这样的服务,几乎没有成本,收取较高费用就明显不合理。

第三,服务要人性化。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设计恰当的产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服务中,做到童叟无欺,不能“晴天送伞”,甚至“落井下石”。银行作为某些产品的代销方,对产品销售负有一定责任,要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产品特性要符合客户的风险偏好。

第四,投诉处理要及时。有的人将客户投诉理解成“客户无理取闹”、“蛮横不讲理”,或者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这些不作为都是失信的表现,轻者丢失客户,重则官司缠身,“赔了夫人又折兵”。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如何管理客户投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处理好将会给银行带来声誉。建设银行曾有这样的例子,一位公众人物认为银行错划了自己的存款,在博客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众多网友纷纷跟帖,指责银行失信、管理无序。建设银行非常重视,经过核对,发现是其妻子支用了该笔存款。但建设银行并没有为此与客户反目成仇,而是登门再次说明情况,征求服务建议。后来,这位公众人物经过沟通,他再次在自己的博客发文,郑重向建设银行致歉,银行的声誉大增。这个例子很小,但说明一个道理,处理投诉是银行改进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起点,解决好投诉问题,可增强银行信誉。

第五,取消霸王条款。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是商业经营的陋习。银行与客户,尤其是与个人客户之间,银行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为保护银行自身利益,银行在合同及业务操作中有很多硬性要求,超出了银行经营的正常范畴,这些霸王条款理应废止。比如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办理个人购房抵押贷款时,要求借款人购买房屋保险,但限定必须向银行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而且要求借款人到其指定的律师事务所审查贷款资信情况,并由借款人承担一切律师费,甚至规定了律师费的数额。有消费者形象地说:“这就是银行、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串通一气、共同设套,想方设法强迫消费者花钱为银行买单。”这种做法是不诚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银行要将诚信理念贯彻到流程之中。同仁堂是百年老店,其用料讲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绝不把假药、伪料掺入药品之中,正是这种诚信才铸就了同仁堂的金字招牌。

第六,尊重客户权益,不能恃强凌弱。目前银行在销售基金或理财产品的时候,都会提供风险说明书,在醒目的位置上也会有“投资有风险”之类的提示。但是这类提示非常笼统,千篇一律,客户很难明白其中的真实风险,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在提示风险,不如说是银行在法律上谋求合规及自我保护的手段。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香港发生了雷曼迷你债券事件,这些债券取了很好的名字,投资者根本不了解其内在结构,甚至被误导,东亚银行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声誉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任何时候,银行都要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每一位员工都应恪守诚信之道,尊重客户权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诚信为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执行。

第七,要拒绝贪婪。贪婪是人性的弱点,也正是因为贪婪的普遍性,世界几大宗教都把拒绝贪婪、坚守诚信作为基本教义要求。贪婪几乎可以解释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所有的失败与教训。因为贪婪,所以发放次级贷款;因为贪婪,才会有CDO和CDO的平方;因为贪婪,才会给出AAA级的评级。所有这些都提示银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过犹不及,诚信为本,时时提醒自己“拒绝贪婪”,才能持久发展。

(来源:蒙格斯智库的财富号 2018-11-13 18:2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