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次更新:2017年7月22日

第02次更新:2018年11月7日

第03次更新:2019年2月12日

 

职业交易就像远洋渔猎,基于知识与经验而打造的工具完全能够胜任捕鱼的需要,但对航程中气象环境的适应与判断却是渔猎成功的前提,稍有不慎,也完全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利”字旁边一把“刀”啊!

 我的交易方法主要由三个相互协调的板块组成,透视交易的理念(不断总结、参悟的交易哲学)、认知市场的方法(如何观察市场、评判风险、寻找机会)、指导操作的规范(客观接受市场认知结果,指导策略执行并收获成果),就像是传统渔叉的三个叉齿组成的叉刺,可以帮助我在交易市场中“打猎捕鱼”,顾名渔叉交易系统。

 

 

【透视交易的理念】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最常被引用的一句名言是:“对于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满世界都是钉子。”含义即是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分析和操作,起决定作用的是最初的认知。透视“最初的认知”,才能帮助我们时刻检验自己“是否拿着正确的锤子”?

比如我们可以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发问:什么决定生产力?(试想一下,为什么弹丸之地的日本,海军实力公认世界前五?)从而检验生产力的进步是否满足于我们的生态环境的发展。

由此引申至股票市场时,我们也可以对“买卖决定价格波动”发问:什么决定了买卖?

相信答案百花齐放,因为不同人的认知是千差万别的,并且随着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认知始终在变化。这就是为什么200年的美国股票交易历史造就了无数大师,也成就了无数“否定大师”的大师。

就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决定买卖的是“不确定性映射”。

作家黄于写了本《世界是部战争史》,以世界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波希战争、炎黄之战、成吉思汗西征、美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说明了战争贯穿人类史,战争决定人类史。这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阎学通教授的说法如出一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是常态,和平是间隙”。

无论是佛家的世事无常,还是道家的道无常存,都印证了“不确定性”是世界运行的主宰。但人类认知的局限,破坏了“无常”的稳定性,使得“常”间歇发生,又反过来为“无常”提供了颠覆“常”的基础,加深了人类对“无常”的恐惧。

在股票市场中,对“不确定性”的认知的局限,对“无常”的恐惧(损失成本、减少盈利等)加重了决策的“不确定性”,并最终在三方相互影响、相互驱动、相互映射中演变为股票市场风险释放的过程。

 

 

因此,透视交易就是跟踪分析“不确定性映射”能量的耗散过程,寻找多空转折的契机,合理择时。不确定性有两个方面,风险与机遇。 

就像“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这句话,股票的机遇几乎围着“盈利成长”延伸,但风险多种多样、千奇百怪。

  

系统总结风险清单并非易事,需要抓主要矛盾,持续完善。

【认知市场的方法】

既然认知是有局限的,所以任何认知市场的方法定有其局限的一面,必须将“持续的改善”定性为常态。基于目前的认知水平,我将市场认知的方法分为:交易环境的认知、交易对手的认知、交易作手的认知。

认知市场的目的是为交易决策提供依据,输出的信息仅有“可以交易”或“不可交易”两种,依据日常市场认知结论的变化而改变交易策略,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做法。

多数情况下,渔叉系统被设计成以周为单位跟踪市场,划分市场为空头波段、区间震荡、多头波段三种走势类型。一旦确定了某种走势类型,其交易方法就被确定,并会保持一定的策略定力至少8个交易周。

 

1) 交易环境认知

人是环境的孩子,以人为主体的交易决策也一定受到交易环境的影响。对交易环境的认知可以从外部环境的国际政经与国内政经、内部环境的基本面、资金面、信息面,共5个方面进行了解。

 

客观评价交易环境对当下市场走势的影响,其程度可以分为:

 

中性:对驱动当下趋势的核心矛盾无影响。

阻力:对驱动当下趋势的核心矛盾有一定的影响,对主要趋势产生一定的阻力效应。

强化:对驱动当下趋势的核心矛盾有一定的影响,对主要趋势产生一定的助力效应。

扭转:对驱动当下趋势的核心矛盾有破坏作用,扭转原本的主要趋势。

 

科学的逻辑应该是“假设--实验--结论--验证”的演绎。分析交易环境属于“假设”的环节,而市场自身的运行就如同“实验”的过程,最终还需要一个得出一个“结论”,即交易环境的分析是否抓住了驱动当下市场趋势的主要矛盾,而这个主要矛盾是否取得了市场的共识,则属于“验证”,即:交易对手认知。

 

2) 交易对手认知

在1.5亿投资者,3500只股票的庞大市场里,交易对手如浩瀚星空。认知其交易行为、意愿、信心等隐性信息,无法从个体入手,必须将股票看作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将市场看作众多个体组成的群体,并以群体特征分析为原则。

 

 

a. 针对市场结构的跟踪

跟踪市场,无非就是解答“如何加工海量数据,使之更接近呈现真实情况”的问题。在我的认知里,分类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决定着数据分析的质量。

渔叉系统只跟踪数据的分类结果,并不对数据进行演算。比如250日线上这个数据就是客观反映年线之上个股的数量,其占全部股票数量的比值就是市场强弱的信号。

b. 针对活跃资金的跟踪

市场的活跃资金是人气指标,为市场创造流动性热区,同时也反映着资金对市场交易的兴趣。比如每日跟踪涨幅>5%的个股数量就是一个不错的跟踪市场交易情绪的指标。

c. 针对期货特征的跟踪

期货市场通常对经济数据及其预期比股票市场更为敏感,跟踪期货市场的持仓与远近点数差距可以被看作观察股票市场的先导指标。

 

3) 交易作手认知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相信每一位交易作手也都会赞同“认知你自己”是总结交易哲学的起点。但请注意,这里的的“认知你自己”不是探究“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而是“观自在”!

 

 

市场的连阴连阳、长阴长阳、速涨速跌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参与交易的芸芸众生,波动的情绪干扰着他们的策略定力。在共识与分歧中,K线记录着人性。

交易作手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否跟随市场波动,跳出从众的交易心理,坚持理性、客观的观察视角,“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

 

【指导操作的规范】

 

就像“承认自己不完美,才会认可团队价值、尊重集体合作”(中国足球上不去,就是这个原因)一样,承认“认知的局限和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一根本属性,才能接受风险的存在,并依此设计出认知风险、规避风险、利用风险的操作规范。

面对交易市场这种开放性系统,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生存依赖“必要的原则”!

 

巴菲特说原则,就是“只做自己投资能力圈范围之类的事情”。

达里奥说原则,就是“比其他人更高效地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法”。

马斯克说原则,就是“坚持第一性思考”。

 

渔叉交易系统的操作规范也是一种原则,就是针对市场完全分类的结果,所采取的交易策略。这种规范的设计有3个目标:

 

1)合理利用资金,在风险承受范围内获取最高收益。

2)降低资金吸纳筹码阶段的随机波动对交易绩效的影响。

3)规避集中持仓对资金的致命打击。

 

针对市场的完全分类,确定以下的交易策略:

 

A:当市场处于空头趋势时,交易ETF基金(指数)。

B:当市场处于区间震荡时,交易ETF基金(指数或者行业)和个股形成的组合。

C:当市场处于多头趋势时,交易个股组合。

 

至于在不同的环境下交易何种ETF或者个股,用多大仓位参与交易,则因人而异,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是对本人【渔叉交易系统】的概述,虽然名为系统,但我深知并非达到系统的等级。按照钱学森院士倡立的系统理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有理论指导实践,希望有更多朋友加入系统更新者的行列。

各位朋友可以在对话窗口的菜单中找到【渔叉系统】按钮,随时关注内容更新,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免责声明】

市场永远处于动态的波动中,信息也永远无法被全面收集,所以对市场环境的跟踪报告受限于作者当下的主观认知,不一定有用,不保证赚钱,据此交易,后果自负。

(来源:平安路7号的财富号 2019-02-12 11:55)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