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北人官宣要上科创板时,笔者就写过一篇题为《研发费用占比3.07%的江苏北人要上科创板,含“科”量是否太低了?》的文章。当时对江苏北人的主业还没有仔细研究,只是从公司研发费用占比太低的角度,认为其含“科”量太低了,不符合科创板的定位。随着江苏北人申报科创板的材料被正式受理,自媒体上出现了对江苏北人的公开异议,因为公司并不生产机器人,公司名称却是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有误导投资者之嫌。

公司名称会不会误导投资者?当然会。A股市场有炒名字的传统,只要公司名字起得好,就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所以有一些公司就投其所好,不断更改公司名称。A股有一家公司本来叫湘鄂情,是一家主营餐饮的公司,后来不断资产重组,最后名字改成了中科云网。“中”字头热门,它有“中”;科技股热门,它有“科”;;云计算概念热门,它有“云”;互联网概念热门,它有“网”。无论市场炒什么概念,它都沾边,其实它哪头都没有金刚钻,纯粹是玩名字游戏的。

创业板中有一家公司名叫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就是机器人,这是一家真正的机器人公司,是直接生产机器人的。把江苏北人的名字与创业板这家机器人公司对照起来看,一个是机器人系统,一个是机器人自动化,给人的感觉是不是两家公司都是生产机器人的?但是江苏北人的机器人都是外购的,而且配套原材料也基本是外购的,公司自身并没有生产机器人的能力,做的是系统集成,说白了就是组装。当然,组装机器人也要有技术,但不是核心技术,更不是先进技术,只是术业有专攻。

技术先进不先进,公司的研发费用也颇能说明问题。江苏北人一年的研发费用还不及恒大集团聘请一个首席经济学家的年薪。江苏北人披露的2018年研发费用为1266.82万元,2017年和2016年这一数字则分别是1083.02万元和873.63万元。表面看研发费用逐年增长,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是逐年下降的,从2016年的4.78%下降到2017年的4.32%,再下降到2018年的3.07%。而2018年用于研发的材料费仅104.3万元。

江苏北人对此解释称,公司承接的部分项目有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要求,这些项目技术难度高、产品工艺复杂,公司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研发攻关,这部分研发投入计入了项目成本,未在公司研发费用中体现。那再来看看研发费用中的大头职工薪酬,2018年最高,为931.43万元,公司研发人员共有52人,平均年薪为17.91万元。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共有4人,其中朱振友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年薪为73.76万元,林涛是董事副总经理,年薪为53.74万元,李定坤是运营总监,年薪为45.84万元,马宏波是监事、技术研发部经理,年薪为29.25万元。如果不算这4人,公司研发人员的平均年薪仅有16.72万元。

那么这4名核心技术人员是怎么分工的呢?朱振友主要负责收集和反馈市场信息,审核研发方向及经费预算,负责立项审批;林涛主要负责公司整体研发方向规划,管理研发团队建设;李定坤主要负责项目研发过程管理,包括研发项目计划管理、研发项目成果评估,研发成果产业化推广等;马宏波主要负责研发项目具体执行,包括研发方向调研、研发项目立项、研发过程关键技术攻关、研发成果归集、知识产权管理等。不难看出,朱振友、林涛、李定坤这三人实际上是经营管理人员,只有马宏波是实际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但他的年薪在4人中最低。由此可以看出,江苏北人骨子里是重经营、轻研发的,研发人员无论是平均薪酬还是绝对薪酬都很低,这与公司缺少核心技术的状况是吻合的,这样的薪酬水平能聘请到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吗?

科创板的定位写得很清楚,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对照起来看,江苏北人的含“科”量离这个定位的差距有点大。江苏北人原本是计划上创业板的,临时改道上科创板,想换道超车。这是想简单了呢?还是想多了?

(来源:时评君的财富号 2019-03-25 08:5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