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阿尔法工场研究员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华夏幸福(600340.SH)2018年度报告以一封激情澎湃的《致股东信》为开篇,显示了极强的发展信心。这样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是公司过去一年经历运营险滩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战略重新出发的结果。

回顾华夏幸福的2018年可知,过去一年其核心的事项就是引入平安这一战略股东,进而引发了董事会、业务、战略等多方面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多重猜想。

2019年2月,原华润置地(01109.HK)执行董事吴向东出任华夏幸福董事、首席执行官,可被视为华夏幸福与平安磨合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

自1993年加入华润集团,吴向东服务华润置长达25年,被外界公认为是华润置地的灵魂舵手。他操刀的万象城既是其在华润集团的代表作,也是商业地产行业的标杆。

这样的履历,有望与以产业新城为核心商业模式的华夏幸福形成有机互补:以产业新城为核心,新一代商业、文创消费等新机会将纷至沓来,医疗养老、长租公寓等新型不动产未来发展亦可期待;与之相关的商品住宅市场也将与其形成联动。

这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写入了华夏幸福的2018年报之中:“未来10年甚至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三化’特征,即空间都市圈化、运营精益化、地产金融化。在此基础上,华夏幸福将坚持产业新城模式和经营逻辑不动摇,推动‘开拓新模式、新领域、新地域’三个“开拓”的新战略”。

吴向东之外,华夏幸福城市更新事业部目前设有的5名副总裁中,另有4名来自华润置地。在他们之前,原华润置地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俞建,亦已于2018年12月4日,先一步加盟华夏幸福,任分管财务及融资等业务的联席总裁。

通观华夏幸福当前整个董事会治理层面,吴向东系由华夏控股提名,使该方面提名董事占据董事会4席;加上中国平安董事提名2名,以及3名独立董事,目前呈现出“4+2+3”的配置比例模式。

在华夏控股实控人位置稳定的基础上,新管理团队的到来,将推动华夏幸福在地域和业务上的拓展,使公司业务和业绩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业绩稳定增长

2018年报显示,华夏幸福过去一年实现营业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33%。整体毛利率达到42%;ROE(净资产回报率)达到35.2%,较上年提升3.6个百分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8年末,公司预收款项达到1375亿元,预计将在未来二三年内逐步结转为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利润,这意味着已为其未来数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厚实基础。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2019年一季度华夏幸福305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减少了32%的事实。对于这一现象,或可不必悲观:这是其2018年“防风险,引平安”这一大基调下的滞后反映,在过去一年中,华夏幸福拿地规模远低于此前3年,一季度销售额的大幅度下降,正是这样的前置条件传导出的滞后效应。

年报显示,华夏幸福从18年四季度起土地获取力度开始加大,2019年一季度取地面积同比增长64%。公司董秘亦公开表示,2019年将华夏幸福将开始加大投资,尤其是在3月份已经再度大力度拿地。

华夏幸福重启拿地进程,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公司经营现金流的充沛。

年报显示,华夏幸福18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亿元,自二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持续为正;同时,公司第四季度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6亿,年内明显改善。

这样的现金流情况,还是建立在债务结构不断优化基础之上:2018年,华夏幸福1年以内到期的有息债务从上年的31%下降至19%,短期负债占总有息负债比例持续降低,长短期债务比达到4.2倍。

同时,公司货币资金覆盖1年以内到期的有息负债1.8倍,显示出较强的偿债能力。

而此前最令市场感到担忧的多元融资问题,而今看来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2018年,华夏幸福发行公募债120亿元,私募债46.1亿元,短期融资券50亿元;全年共发行13.7亿美元海外债券。

公司的银行授信保有量高,截至年末共有银行授信3683亿元,已使用605亿元,剩余额度3078亿元。

债务与经营现金流的此消彼长,是一家地产属性公司体征健康最核心的体现。以此为支撑,华夏幸福继续捍卫自己“分红慷慨”的名声:

其2018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6亿余元。按照该预案,分配的现金股利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例为31%。

C位玩家

公司治理与业绩基石之外,将华夏幸福推送至新一轮上升通道的最大动力引擎更在于:它是国家“都市圈”战略的核心受益者,这将使其成为房地产下半场最令人瞩目的C位玩家(电玩游戏中,带领整个团战节奏的英雄被称为C位)。

万事万物皆有周期,站在当前时间节点,无论是“房住不炒”的政策主旨与“白银时代”的业界争鸣,都在提示着我们:中国房地产产业的原有发展路径已然发生了剧烈变化。

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urbanization,也称为城市化)水平经历了一个快速提升的的阶段,截止到2018年末,城市化率达到59.6%。在未来十年左右时间,这一数字仍将继续向上攀升,但是不同城市之间成长与发展形态已悄然发生分化

中国城市化率及同比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点击可看大图。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当城市化率超过50%以后,一些核心城市开始崛起,伴随着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开始形成都市圈。

目前,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核心大城市,亦已显现出都市圈的雏形。这些虹吸效应显著的核心城市,带动着周边区域整体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并以此形成正向循环,不断推动都市圈扩张。

从政策面来看,“都市圈”也已经晋升成为关乎下一阶段城市化工作的国家级战略:

(点击可看大图)

都市圈经济意义之重大究竟该如何阐释,以及它对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而言,意味着怎样的机遇,关于这两个问题,着实需要更多一些笔墨: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进入都市圈时代。

【1】都市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

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与首尔都市圈,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都市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所在国家经济质量高度成熟。

其实很好理解,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都市圈这种域性集中发展模式最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从规模经济的原理出发,城市会以数量庞大的人口为企业提供充足劳动力、知识库和消费市场;以较强的连通性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此外还为企业共享基础设施提供可能,并且会在乘数效应的影响下越滚越大,直至到达边际效率为零的最佳规模。

事实亦证明,近十年来,大都市正以显著优势成为全球人口和经济的集聚地、增长极——2007到2016年,全世界最大的数百个大都市经济体以占全球20%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球约一半的GDP总量。

难以抗拒的向心力之下,产业持续向大都市聚集的结果便是因循资源溢出及协同效应,进而诞生“都市圈”这一新的地理区位形态。

而从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上看,发展都市圈的好处不言自明:能够最大发挥产业协同效应,使区域内发展高度一体化,同时解决了大城市过于拥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集中等问题。

【2】成熟都市圈发展历程:日本样本

关于都市圈经济最好的观察样本来自近邻日本。

日本是典型的都市圈高度发展的国家,人口主要聚集在三大都市圈,分别是:东京都市圈、名古屋为核心的中部都市圈和大阪为核心的近畿都市圈。

上世纪60到70年代,是日本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城市化率提升最快的阶段。

这一时期,东京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由50年代初不足100万人增长到70年代初近200万人。于此同时,日本的城市化率由58%提升到72%。

(点击可看大图)

随着城市发展,制造业成本开始上升,制造业开始外迁。随后东京制造业从业人数开始长达数十年的下降,近邻东京的神奈川县县和茨城县的制造业人口比例则在缓慢提升。

随着核心区人口的增长,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下降,居民通过外迁来提升生活幸福感

观察1971年至2003年年的人口净流入和物价增长曲线,可以看出物价与人口流出呈现的负相关性,表明居民通过外迁来降低生活成本。

此外,根据东京 1976 年的人口移动调查结果看,48.3%住所迁移的原因是住宅空间狭小,24.4%的迁移原因是因为环境等因素。 

(点击可看大图)

【3】中国“都市圈经济”发展展望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1.0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业在都市内聚集,人口大量由农村迁入城市。这个阶段内,城市个体规模的快速扩大,带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

2.0阶段是指城市群发展阶段,亦即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所处的阶段。这个阶段典型的特质是更加注重大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期望通过城市间的协作来实现资源和人口的均衡分布。

3.0阶段则是都市圈时代,即在城市群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协同发展形态。其特点是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市化空间形态。

(点击可看大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型城市的“大城市病“凸显,面临的人口、交通、就业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剧。通过建设都市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正成为下一个阶段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而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的都市圈化特质已初步显现,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北京都市圈:

自2010年起,北京核心区人口增速开始下降,2015年出现负增长。于此同时,自2015年起,北京都市圈外围圈层人口增速超过核心区。

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城六区常住人口持续减少,2016至2017两年城六区常住人口规模累计下降74万人,年均下降3%左右。

以上数据表明,北京人口开始从核心区向周边区域流动

(点击可看大图)

从北京人口热力图来看,北京周边已经出现数个小的人口聚集的核心,主要分布在北京的东南部,呈散射状分布。这种分布格局与典型的都市圈分布已接近,表明北京的都市圈建设已初具雏形。

【4】中国未来创新、就业以及房产需求将主要围绕都市圈展开

从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主要的32个“准都市圈”人口变化来看,2010-2016年它们的人口净增量占中国城市化人口增长的三分之二。

数据来源:各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点击可看大图。

而通过对2010-2016年国内32个大城市及其辐射的周边城镇共600多个区、县的数据观察,以都市圈视角窥视中国经济及城市格局的发展变迁,结果发现:

贵阳、武汉、南京、济南、长沙、南宁、合肥、乌鲁木齐、重庆、郑州等都市圈实现GDP翻番发展,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都市圈除南昌增幅排名第21名,其他几个均遥遥领先。

人口的流入为都市圈的发展注入了坚实的动力,同时也产生了巨量的创新与财富效应。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高级副院长Jacob Cohen博士的长期研究显示,从工业革命开端,全球范围内创新活动区域性的聚集,使整个世界冒出了许多创新“尖峰”。这些“尖峰”出现在美国硅谷,出现在日本湾区、出现在中国的北上广深,并随之衍生出了都市圈这一新型地理及经济生态。

这些都意味着,未来中国最具预期性的创新、就业以及房产(包括商业地产)需求,将会主要围绕都市圈展开。

二、围绕“都市圈”布局的开发商受益最大

都市圈经济,无论是作为客观发展趋势还是国家级战略,均意味着已为中国地产产业开辟并指明了新的发展空间与方向。

显而易见,作为产业新城模式开创者与信仰最坚定的玩家,华夏幸福将是中国都市圈经济当前最大的核心受益者。

华夏幸福是中国最早进行都市圈布局的产业开发商——早在2002年,都市圈化趋势未明之前,就已经在京津冀地区深耕产业新城。

2011年,华夏幸福开始走出京津冀,异地复制环京模式,将布局扩展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截至目前,华夏幸福已完成围绕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武汉、成都、广州、贵阳等全国15个核心都市圈的布局、近80个区域。

其中,2018年新增产业新城共18个,全部为环北京以外区域,主要位于环杭州、环郑州、环合肥、环武汉、环广州等都市圈内。同时,投资运营的园区新增签约入园企业702家,新增签约投资额1660亿元。

华夏幸福2018 已签约产业新城面积,点击可看大图。

以上图表可见,据未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末,华夏幸福全国范围内已签约产业新城面积达5388平方公里,等于53.88亿平方米。

相比较而言,中国其他头部地产公司在都市圈范围内储备的地块面积至多仅为3亿平米出头,且可持续性亦不在一个层级。

从运营层面看,华夏幸福已经进入了第一阶段的产业新城建设收获期:

收入贡献方面,环北京以外区域2018年实现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24%提升至31%。

销售贡献方面,环北京以外区域2018年的销售额为756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公司整体销售额比例从上一年的24%大幅提升至46%;销售面积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4%提升至54%。

应收账款变化方面,16年至18年前五大应收账款占比从87.25%降到60.96%,而且出现长三角区域的产服收入,进一步印证了异地复制已经进入兑现期。

继环南京和环杭州区域之后,以环郑州区域为代表的新异地复制产品成为其新的业绩增长极。

无论是土地储备,还是所展现出的运营能力,还是从未来都市圈人口及产业的持续流入等角度看,都预示着华夏幸福最有望成为中国都市圈红利的主要赢家之一。

(来源:阿尔法工场的财富号 2019-04-26 10:48)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