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丫丫表弟

港股的第一只疫苗股康希诺生物,上市以来曾经一天暴涨30%,但如今,已经回调近30%。

新股的炒作似乎告一段落。但现在,却正是发掘长线价值的好时候。

一、低估的管线

从估值出发,目前的管线是被低估的。

目前最应该关心的是即将上市的MCV2和MCV4疫苗,是流行性脑炎的自费二类疫苗。

目前市场的格局,从2017年的量看,23%是二类苗,77%是一类苗。

然而从2017年的销售额看,92%是二类苗,8%是一类苗。

当中足以看出疫苗创新的溢价,现在的父母都很注重小孩健康,即使一类苗免费,也会掏出几百块打二类苗。

以出厂价口径测算,二类苗比一类苗足足贵40倍。

二类苗分为MCV2(A+C结合疫苗),AC-HIB(A+C结合疫苗+HIB疫苗的联苗),MPSV4(A、C、Y、W135多糖疫苗)。

而一类苗为Men A(A群多糖疫苗)和MPSV2(A+C多糖疫苗)。

其中MCV2为效力加强(结合疫苗的免疫持续时间和安全性好于多糖疫苗)。

AC-HIB为次数加强(相当于同时打了MCV2和HIB疫苗,减少打针次数,方便)。

MPSV4为病毒型加强(比MPSV2多覆盖Y和W135病毒,但由于是多糖疫苗,存在缺陷)。

康希诺的主力产品为MCV2和MCV4。

当这两个联动上市,这两款疫苗将拿下二类苗的大部分市场,尤其是MCV4,必将大放异彩。

疫苗市场有个规律,当同类疫苗出现升级产品后,较差的疫苗都会卖不动了。

这个例子非常常见,在HPV9疫苗出来以后,HPV2,HPV4疫苗就开始没什么人打了。虽然HPV9较贵,而HPV2和HPV4的疫苗的性价比更高。

因为人们都有一步到位的想法。若因为嫌贵只打HPV2,只覆盖两种病毒型,仍有疾病风险,打HPV9的需求依然存在,那要等到有钱了再打一次吗?

这不就同时花了两份钱了吗?使得先前打HPV2是多余的。还不如咬咬牙多花钱直接打HPV9,一步到位,免得覆盖不够造成浪费。

所以MCV4会是拳头产品,MCV4具备MCV2的效力优势和MPSV4的病毒型优势,成为流行脑膜炎的最佳疫苗。

预估脑膜炎二类苗往后的市场空间为:400万人(目前350万人)*600元(目前MCV2定价为320-480元)=24亿/年。

由于MCV4的独家性和首发性,预估公司MCV4+MCV2拿到脑膜炎二类苗60%的市场,就是14.4亿左右的销售额。剩余的市场为其他公司的MCV2和多联苗共分,MPSV4将被淘汰。

按二类苗疫苗35%的利润率算,年利润为5亿左右。

当然,这个达峰时间要2-3年,不过今年内MCV2上市,公司就可以开始产生正的现金流了。

这里有一个因素还没考虑,一是巅峰销售额不止24亿,新生人口虽然在下降,但二类苗的渗透率也在提高,使用人数不见得会少。另外,疫苗有涨价空间,过去几年二类苗在涨价,显然,600元的定价并不一定是固定的。

不过,也要考虑其他企业的竞争,这个会影响康希诺MCV4的销售,使市场占有率无法达到60%。

但目前看来,康希诺还是领先很多的,MCV4上市的几年内,都无法验证竞争的影响。

综上,MCV疫苗在未来将带来5亿左右的利润,是一个比较公允的数字。给25倍PE,那么市值应当是125亿元。

而在A股疫苗企业的平均PE在30-40左右。

现在67亿左右的价格,应该是以合理的价格买一家优秀的公司了。

并且,这个估值是保守的,一期的百白破、结核苗、13价肺炎疫苗、PBPV疫苗,目前都没有给估值。

毕竟时间太久,还要3-4年才能出结果,疫苗研发成功概率大概为10%,现在做一大堆估算,意义不大。

但过低的预期,就意味着随随便便都能超预期,只要百白破,卡介苗,13家肺炎疫苗任意一个进度取得突破,或者成功上市,公司估值都有大增的可能。即使失败,也不会损害现今的估值。

这都是白送的期权。

二、短期的催化剂

除此之外,公司还有两个短期催化剂。

一是智飞生物的AC-Hib暂时出了点问题,不予注册,可能是质量上的问题。这是目前流脑市场的主力产品,若继续注册不成功,那么MCV4上市后将获得更大的市场。

二是公司13价肺炎疫苗刚获批临床,由于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受政府认可,且该疫苗非常紧缺,公司临床进度可能超预期。

只要推得足够快,公司的估值就会有很大提升。沃森生物360亿市值,很大一部分就靠这个疫苗的获批预期撑着。

三、结语

最后,如何造就一家世界级的疫苗创新公司?

其实我国的疫苗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不强不大的状态,国内疫苗公司基本靠抄国外产品的作业为生。

没有一家公司证明过自己有创新能力,强的只是谁更会抄作业,抄得更优秀。

例如疫苗中的上海医药——智飞生物,估值给到了700亿。殊不知智飞生物利润的80%都是代理产品,说白了,医药流通和医药商业,就是疫苗里的上海医药

康泰生物,实控人存在道德瑕疵。

而且,两家都是常年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很高的公司。

创新基因是疫苗巨头的必要能力,上述两家基因有点欠缺。

而华兰,成大,主业不是疫苗,并不能说是纯疫苗公司。开发新疫苗,也困于经费和现金流的限制。

疫苗公司,选一个基因纯正好标的,很难。

而土壤是另一个成就巨头的要素。

A股很难再融资,亏损要被ST,企业研发束手缚脚,只能靠自生现金流。沃森生物算有研发能力,但为了研发13价肺炎疫苗,现金流吃紧,不得不低价卖掉了嘉和生物,搞得之前大肆分析其单抗管线的投资者和分析师都吐血了。

为了防止ST要剥离资产,没办法全心全意创新,实在可惜。

生于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A股疫苗企业创新存在亏损限制和再融限制,企业有项目也不敢全力研发。

但在港股,只要有idea,市场一定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更何况,康希诺是唯一在国际上展现过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埃博拉疫苗中大放异彩。创新基因上,也先人一筹。

从成长土壤和创新基因两方面看,在疫苗这个具有巨大空间的大市场。就算不谈救死扶伤的天使情怀,康希诺生物都理应是1号种子。

(来源:丫丫港股圈的财富号 2019-06-21 11:05)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