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

伴随着这一消息的发酵,朋友圈、微信群、乃至新闻媒体之间都展开了一场关于人民币汇率破7的影响大讨论。

“破7”之后怎么走?“破7”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的路又在何方……我相信这些问题都是大家的普遍困惑。

01

信仰的由来

“7”作为一种信仰,反映的是市场对中国汇率稳定的一种心理共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来没有突破过“7”这个数字,并且这里面有政府的功劳,几次同境外做空机构交手,均保住人民币汇率在7以下。

久而久之,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在7以下是国家的底线,“7”因此也成为了市场的红线,大众的心理防线。

2008-201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有心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汇率的计算保留了小数点后4位,那么为什么要计算的如此精确呢?因为汇率的作用对象额度过于庞大,上千亿级别的国际贸易结算、上万亿级别的国家外汇储备,一点点的波动就足够造成巨大的损失。

所以,当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哪怕从6.99到7这0.01个点的微小涨幅,就足够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幅损失。长此以往,不破“7”潜意识的就成了大家认为的理所应当的一件事。

02

“破7”的影响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甚至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首先,一国货币大幅贬值,会造成资本外流。这里面涉及一个货币结算的问题,当外国资本进入本国的时候,需要将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但外资进来后,如果发现这个国家的货币环境是不稳定的,即本国货币一直在贬值,那就相当于他们原有的资本在缩水,即使用来投资,投资的收益率也会因本国货币的贬值而产生换汇上的缩水。这时候,外资就会倾向于撤出本国,以减少本国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当天的北向资金情况

一旦外资开始大量抛售,就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的速度加快,这样外资撤离的意愿也更加,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它与经济之所以发生联系,是因为外资的撤离是以本国的外汇储备减少为代价的,一旦外汇储备不足,国家贸易就无法正常进行,这会对本国的经济面形成冲击。

其次,一国货币大幅贬值,会造成本国通货膨胀率高涨。而最可怕的是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恶性循环,它会使得一国经济瘫痪,津巴布韦就是典型。

过去,国际上很多做空势力都对中国蠢蠢欲动,甚至交手过不少次,都被中国粉碎其阴谋,这在一定程度也得益于过去我们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

第三,一国货币大幅贬值,短期利好企业出口,长期利空企业经营。短期看,人民币贬值能够缓解关税压力,提升企业利润,增加贸易顺差。但长期看,由于生产经营都需要有事先计划,当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汇率环境中时,企业的决策成本是十分高昂的,一方面无法确定生产规模和销售策略,另一方面,由于本币贬值会导致出口国通过增加关税以减少贸易逆差,最终损害的都是本国的企业,本国的经济。

更重要的一点是,一国货币大幅贬值,会沉重打击居民部门的生产和投资信心。货币大幅贬值,本身已经说明了经济下行预期加大,这会导致本国的资金也跑路,通过跨境现金携带、地下钱庄、出海收购矿产等监管漏洞。

03

汇率危局的由来

2005年汇改后,中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盈余”的问题反而变得更加严重,贸易盈余和FDI净流入均超过同期GDP增速,这就加强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在有利可图的刺激下,国际热钱纷纷流入中国。

但历史的剧本往往充斥着滑稽的味道。

依托“双盈余”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催生了国内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最后成就了中国的股市和房市,而由于外汇储备大多都是购买的美国国债,也给美国带去了“储蓄堰塞湖”,它压低了世界长端利率,与美联储9.11后的低利率政策、无监管的金融创新一起吹起了后来美国房地产和负债消费的大泡沫。

这一切在2008年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被引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标志着至少三个泡沫的破灭:中国A股泡沫、美国房地产和消费泡沫、欧洲国家主权债泡沫。

危机之后各国各显身手大力救市,其中以中国的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最为耀眼,人为创造出了巨量的中国需求,与QE背景下的欧美日国家,一同吹起了大宗商品的资产价格泡沫。

2015年12月17日,在度过最灰暗的时光不久美联储就退出了QE,开启了加息周期,这意味着美元指数的走强,美元兑其他货币开始大幅升值。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做的呢?

保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稳定,即实现了人民币兑其他国家货币的大幅升值。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加息。

这一切看起来很美好,可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征程,2015年811汇改出现了新的情况:

中国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这一调整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期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这意味着:

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不再单边升值

不再紧盯美元,逐步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中间价形成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

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

然而,这样的改革在当时刚经历股灾,美元升值预期确定,中国经济减速和大宗商品暴跌的背景下多少有一些格格不入的意味。

市场解读为这是中国经济面临困难下的不利对冲。进一步的引起了对人民币的抛售,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进一步上升。

04

汇率危局的背后

我借用彭文生老师对汇率问题的总结:

冒着过度简化的风险,我们总结如下:

短期内,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其中贸易差额是重要因素)决定汇率水平;

中期来看,汇率水平反过来影响贸易差额;

长期看,汇率与贸易差额共同由经济的基本面因素决定。

过去,人民币随着美元一同升值的背后,最大的底气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优势在为政府创造贸易差额。然而随着不断升值带来的估值洼地消失,套利资金开始平仓,人民币资产配置有了重新的考量,贬值压力凸显。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来自国内经济基本面矛盾的转移,过去掩盖在强大GDP增速之下的民生问题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日益成为主要矛盾。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加剧、房价高企、劳动力价格上升,这一切都导致在国际外贸中的竞争优势日益丧失。

根据“三元悖论”的原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在资本完全流动暂时不具可行性的前提下,维稳汇率和货币的独立性只能二者选其一。

05

“破7”的导火索与未来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是市场化的结果,如果我们死守数字的话,虽然短期内会赢得人民币汇率维稳的胜利,却可能导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退步。

此次人民币汇率为何“破 7”?

直接触发因素是上周特朗普宣称将对中国进口的3000 亿商品额外征税 10%,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与此同时,美联储 7 月议息会议态度偏鹰,美元走强,新兴市场货币走弱,人民币承压。

这时候,依旧像过去一样保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对其他国家而言是一种变相的加息,不利于我国在与美国贸易争端中的利益实现。

总的来说,对于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的升温,从逻辑上推演,根本上在于市场预期外部环境的恶化或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带来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再次加大的可能性,从而产生汇率贬值预期。

但从人民币汇率的历史运行规律来看,其方向不取决与国内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单独走向,更多在于中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差异。

故对于贸易保护主义而言,其对两国基本面的损害短期内或并不能体现出很大差异,更多的对两国甚至主要经济体增长动力均有损害,全球景气的下行不会带来人民币的单边贬值压力。

06

“破7”后的出路

在笔者看来,汇率的变化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的东西才值得重视。

汇率主要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途径影响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短期看,由于人民币现在锚定的是一篮子货币而非美元,所以只要有效汇率稳定,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就依旧具有优势。但汇率的问题也暴露了我国改革的压力已经从外部转向了内部,我们需要做好基本功。首先,尽快落实降税减费政策,同时增加国债发行,维持正常财政支出。减税比任何措施都能更快更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至于国债发行,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安全的理财产品选择,保障市场流动性充裕。其次,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提升国企经营效率。要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尤其是竞争机制来营造国企的一种良好经营氛围,通过民营资本注入来改善治理结构,实现混合经营下的综合治理。

第三,要扩大公共资源的受众面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消劳动力流动限制来消除交通拥挤、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疑难杂症”。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在促进社会公平上面得到有效落地。

第四,加强金融市场改革,并且牢牢把脉高端制造业。努力把过去的“制造优势”向“高端制造+资本”优势的方向转变,通过智力知识分子的边际贡献提升来增强我们经济的韧性。“破7”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深究“破7”背后的原因是短期的因素干扰还是长期的趋势在决定。笔者坚信,通过苦练内功,锐意改革,中国经济的明天依旧光明,人民币成为强力货币也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张文朗,刘政宁.人民币汇率破7点评:此时此刻,如何看汇率?

2.彭文生.渐行渐远的红利:寻找中国新平衡

3.钱军辉.汇率危局的由来和破解

4.王鹏.人民币汇率破“7”概率较低

(来源:橙先生股市纵横的财富号 2019-08-06 18:02)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