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第三届(2019)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首届“能源文化节”在京举行。

为记录、致敬能源行业各条战线的开拓者、贡献者,由《中国能源报》社发起的“能源70年•功勋人物”评选结果同期揭晓。经公开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现场颁发8大奖项,共计70人获表彰。(名单详见下文,以姓氏笔画排序)

丰碑人物

王全国(1919-2015)

曾任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最大中外合资项目——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直接领导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及安全稳定运行,成功实现了我国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高标准起步,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高水平发展,并创造了一套核电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的标准体系;开创了中外国际核能合作的先河,为我国核电行业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我国核电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核能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他和后来者的带领下,中广核从大亚湾核电站起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及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

王进喜(1923-1970)

曾任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

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他舍生忘死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劳动者奋勇拼搏,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

李四光 (1889-1971)

原地质部部长

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深刻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形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

闵恩泽(1924-201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20世纪60年代主持开发了制造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的混捏—浸渍新流程通过中型试验,提出了铂重整催化剂的设计基础,研制成功航空汽油生产急需的小球硅铝催化剂,主持开发成功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非晶态合金等新催化材料和磁稳定床等新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1995年,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策划指导开发成功化纤单体己内酰胺生产的成套绿色技术和生物柴油制造新技术。

张霖之(1908-1967)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

他为我国机械和电机制造工业,特别是为煤炭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开拓性贡献,被誉为“新中国工业部门的优秀领导人”。他在任煤炭部部长期间,组织了全国范围的找矿运动。调动全国几十万矿工开发建设了西南、西北煤炭基地。他领导煤炭工业部制定了煤炭工业调整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对采掘严重失调的矿井进行调整,采掘关系紧张的状况得到扭转。他通过整顿劳动组织,把精减下来的人员充实到煤炭工业第一线,为国家节省了大批资金,同时也为安置煤炭企业剩余人员,发展多种经营开辟了新的就业途径。他结合煤炭工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煤炭工业具有深远影响的“四化”方针。

侯祥麟(1912-2008)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从实现航空煤油国产化,到“两弹一星”特种油品的研制成功;从上个世纪60年代“五朵金花”的迎风怒放,到80年代新“四朵金花”的娇娆盛开,侯祥麟为新中国石油石化事业的成长和发展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他是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组织领导和指导了大量科技攻关,为国家填补了石油石化领域的许多重大科技空白,解决了石油石化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事关国家科技进步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建议。他不仅在石油石化科技进步与发展方面组织和领导了大量独创性、关键性的研究和工作,更在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上起了重要作用。

高杨文(1917-2004)

原煤炭部部长

他提出了改革领导体制、调整产业政策,搞活整个煤炭工业;探讨和扩大煤炭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改造发展地方煤矿等一系列具有改革精神的具体措施。他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恢复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改善技术装备,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建立了煤炭部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建立安全监察制度,要求各省局、矿务局都成立安全监察局。他主持制定了煤炭系统全员培训规划,各类技工学校、培训中心和业余培训学校纷纷建立,大量干部、工人接受正规培训,并成立了煤炭高等教育委员会。

康世恩(1915-1995)

国务院原副总理、原石油工业部部长

他在长期领导石油工业的过程中,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中国的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善于把石油科学的一般原理和中国地质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石油地质、油田开发的理论和应用科学。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住帐篷,战严寒,带领几万名会战工人,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和“三老、四严”作风,敢打硬拼,艰苦奋斗,开创了陆相地层寻找大油田的先河。先后参与领导和组织指挥了克拉玛依、大庆等十大石油会战和其他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对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潘家铮(1927-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中国水电事业的当事人。以开发水电、实现西电东送为平生夙愿。作为知名的水电工程专家,毕生从事中国的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他参与的水电工程不计其数,先后参加和主持黄坛口、流溪河、东方、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锦屏、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参与乌江渡、龚嘴、葛洲坝、凤滩、陈村等工程的审查研究工作,指导龙羊峡、东江、岩滩、二滩、龙滩、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三峡大坝的总设计师”等。他致力于创造性地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设计问题,所提出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水电设计中被广泛采用。

终身成就人物

政界

王涛

原石油工业部部长

他先后在我国石油工业的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了近12年。上任之初,他针对当时我国东部地区油气储量增长幅度减小、资源接替比较紧张的实际情况,首先抓了资源接替战略,坚持“把资源勘探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继之,又提出石油工业发展的“三大战略”,保持了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组织了塔里木和吐—哈两个具有新时期特色的石油会战,初步形成了石油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在天然气资源勘探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仅“八五”期间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就相当于建国以来40年间找到的储量总和,为开启我国天然气时代奠定了坚实资源基础。同时,上世纪90年代初,积极参与国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先后与秘鲁、加拿大、苏丹等国家建立了油气勘探开发合作关系,力促石油企业“走出去”。

史大桢

原电力工业部部长

1993年,史大桢担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在电力工业部成立大会上,史大桢称电力工业部面临两大任务:改革与发展。他组织和领导了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先后在汽轮机、燃气轮机、联合循环、IGCC等发电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电力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电力事业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80年,现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电力大国,这是值得中国人民自豪的骄人业绩,史大桢等老一代领导对我国电力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肖寒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

1963年任峰峰矿务局委书记进入煤炭行业,到1998年卸任神华集团董事长,煤炭占据了他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

他在重重困境中出任神华集团第一任董事长,并带领煤炭行业走出“煤电路港航”新路子,探索出了“神华模式”,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破天荒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破计划经济管理体系的先锋。

神华的成立,圆了他在中国建设一个“田纳西”的梦:实现煤矿现代化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五位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神华模式”创世界之最;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好神华、管好神华,把神华办成世界一流企业。

张国宝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在他执掌中国能源的11年间,中国疾速成为世界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能源保障体系得到完善,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得到快速发展;能源国际合作取得重大突破;能源科技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民生能源工程得到重视。在任期间,他还引导当时的水电、核电、风能及光伏等产业走出困境;油气的储备和输运得到快速加强;“上大压小”,力促火电能源结构得以优化;他力推能源装备国产化,取得了辉煌成就。

陆佑楣

原水电部、能源部副部长

他长期从事水电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主持了黄河刘家峡、汉江石泉、安康、黄河龙羊峡等水电工程的建设。在水电部、能源部工作期间,推进了水电建设体制改革,参加了三峡工程论证工作并任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1993年至2003年期间主持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研究和决策了一系列重大的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如工程施工的总体布局、交通运输方案、导流围堰工程、大坝快速施工以及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选型采购等;实行分项目招标、分项目管理,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体系及多元化筹资方案;提出“双零(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建设管理目标,实现工程与环境同步建设。

黄毅诚

原国家能源部部长

他十分重视技术创新,研发了国内第一台单缸10万千瓦汽轮机;他曾力抓节能,首创华能;也曾创出过18个月完成“四十三项工程”的奇迹。他领导了我国第一台2.5万、5万、10万及20万千瓦汽轮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为我国发电设备自主创新作出巨大贡献。特别是自主研制的单缸10万机组,为我国发展大容量发电机组提供了经验。黄毅诚是我国节能工作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者,领导编制了能源工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黄毅诚对我国能源领域的煤炭、电力、石油、核能利用,以及风电、太阳能新能源,都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起到重要作用。

企业界


刘振亚

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

现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他是专家型的企业家,长期致力于能源电力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和管理实践。在他担任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负责人的12年间,带领这家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实现了从传统企业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跨国公司的成功转型。刘振亚组织研究并推动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推动中国电网迈入了特高压时代、成为世界电网领域的领导者。他撰写的《中国电力与能源》《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等专著,被译成英文、俄文出版发行,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李小琳

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李小琳在中国电力行业工作30余年,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扎实工作,勤奋进取,为国家、社会和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她作为主要成员创立了中电国际,作为我国电力行业首家进入香港的窗口公司,为国际资本市场更好地对接国内电力发展,也为国内电力行业更好地对接国际经济运作规则搭建了桥梁,推动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

在她的带领下,中电国际从单一火电机组发展为火电、水电、新能源并举;旗下74家全资和控股子企业,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澳门及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武钢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中国最早的风电从业者之一,一手将金风科技打造为自主研发能力最强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在武钢的带领下,金风科技已实现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超过50GW,32000台风电机组在全球6大洲24个国家稳定运行,同时在全球布局7个研发中心,与7所全球顶级院校深度合作,金风科技共拥有国内专利申请3545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93项;国内授权专利1914项,其中授权发明573项;海外专利申请401件;共参与11项IEC标准制修订,两项牵头制定,参与11项IEA课题活动;国内共参与178项标准的制修订。

施正荣

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CEO

他将国际先进的光伏技术从实验室成功转化到大规模生产,使光伏发电成本呈数量级地下降,实现平价上网;他引领光伏技术创新,将其在多晶硅薄膜电池领域的技术带回国,有机地结合和应用到晶体硅电池领域,积极培育中国光伏产业链建设,带动了中国光伏的集体崛起;他带领无锡尚德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并获得国际IEC61215和UL1703产品认证,产品质量很快得到欧美客户的认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中国光伏企业,纷纷提高质量管理,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这为后续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和高标准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大大缩短,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光伏时代。

傅成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

他是中国石油行业的领军人物。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除了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还于1982年设立了“海洋石油对外合作特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率先对外开放。傅成玉1982年加入中海油,在随后的近三十年间,他带领中海油一路改革前行,发展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具有现代管理体系的综合型企业集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创新之路。执掌中石化后,他基于市场和国际石油公司发展经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进专业化发展,力促企业转型。他以国际化视野带领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对外合作,为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为中国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石油石化企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泰斗人物

王基铭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建设者。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拥有四十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在长期的石化工程建设实践中,他提出了适合中国炼油化工工程建设的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管理模式,以最短的时间、最节省的投资,建成了上世纪90年代国内单系列最大炼油及当代世界级乙烯工程。他是中国石化大型装备国产化的杰出推动者和重大贡献者,推进了中外合作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型乙烯裂解炉和分离技术,组织了大型关键设备国产化攻关,实现了国产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和乙烯压缩机、加氢反应器等重大石化装备的首次工业应用,开创了国内成套技术进入当代世界级大型石化工程的先河。

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长期致力于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发展面临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研发了我国第一套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我国最大容量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他主持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开展燃煤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创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版《新能源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等学术著作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

江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建筑节能、城市能源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两项(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集中供热系统的在线性能识别和优化控制,建筑能耗和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软件DeST),和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7项(建筑热环境随机分析、地铁环境控制、民用建筑能耗标准、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楼宇式吸收式换热器等)。系统地提出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路径和政策机制,并持续13年主持出版《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提出温湿度独立的空调系统新模式并系统地主持研发了相关的系列设备,改变了空调系统形式;提出北方地区以热电联产和低品位工业余热为主的清洁供热模式,并从基础理论、关键设备、系统流程等全方位建立了这种新的集中供热方式。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为我国核武器和高能激光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能源战略研究和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主持了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和几个能源重大工程的战略咨询。提出了以“节能提效是我国能源战略之首”等六个子战略构成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能耗、排放空间密度”“两类发达国家”“低碳能源三匹马”等系列创新思想,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持了第二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研究,参与了国家2020、2030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论证。

李立浧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以国家战略为己任,从事电力研究与建设50多年,长期从事电网建设,研究领域包括电网工程、直流输电和交直流并联电网运行技术,是我国电力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他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实施、能源电力转型升级、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创造我国和世界电力建设多个第一,被誉为“我国直流输电第一人”,带领团队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为我国直流输电技术引领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陆燕荪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他是我国机电工程领域的泰斗,对于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机电行业发展、学术科研、高校建设人才培养均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致力于电力设备制造的管理工作和企业的战略管理,对机械工业的宏观经济问题也有很深的研究。参与领导了20万kW电站锅炉和重型石油化工容器的研制。参与组织了千万吨级大型露天矿采掘设备等国家大技术装备研制的实施式作。

陈俊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主要从事炼油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工作。上世纪60年代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态化催化裂化工业装置。80年代指导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装置,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后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持续改进,取得良好成果。陈俊武创造性地提出了快速床—高速床串联操作的再生方式,并在公司设备研究所进行了大量的流态化试验,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授权,成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发明专利。他投身中国石油石化工业七十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欧阳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核电技术由零的突破到走向世界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核反应堆和核电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他是中国第一座军用生产反应堆总设计师,该反应堆为核事业生产了最重要的装料钚-239和氚,为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第一座自主创新设计建成的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该核电站于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他是我国总承包援建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的总设计师,该电站是我国最大的高科技出口项目,已于2000年建成发电,为国家赢得了声誉,欧阳予被誉为“中国核电之父”。

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开创研究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开发应用潮流和稳定计算程序,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自主研发了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ASP),提出用户自定义建模、复故障数学建模和直流输电系统建模方法,广泛用于全国电力系统。主持了超高压输电可控串补的FACTS技术研究,并首次用于220kV和500kV可控串补工程。主持了“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研发。提出采用先进的机群架构和分网并行算法,创新研制出高性能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他先后提出三代电网和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概念、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为国家制定中长期能源电力发展目标和政策对策提供咨询建议。

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和能源发展战略科学家之一。他长期从事煤化工和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战略规划研究,在煤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反应性的关系和调变、依据煤气化规律优化脱硫净化技术、等离子体煤转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他的组织、培养和领导下,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创造能力的煤科学与技术的研发团队,先后完成国家和国际合作重大、重点项目100 余项,其中不少成果已获得应用和工业化。近30年来,共培养能源化工领域70余位博士、7位博士后人才。 

薛禹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主持研制并投运了世界上第一套特高频继电保护装置,解决了当时上海最高电压等级220kV环网中,过江电缆与架空混合线路的特性阻抗极度失配而无法配置主保护的难题。他发明了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理论及方法,突破了高维非自治非线性动态系统稳定性理论的世界性难题。多年来,他持续推动WARMAP的深化创新,全面实现了电力系统广域的监测预警、动态分析、保护和控制功能,在国分省各级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覆盖了4/5的省级以上电网。该系统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抵御偶然故障演变为大停电灾害的能力,建立了该领域中国独有、全球引领的全面优势,对保障中国电网从未发生系统范围的大停电做出重要贡献,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强国智囊人物

王禹民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

他致力于能源政策研究和能源科普工作,坚持以国家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为主线,带领团队积极开展能源领域重大政策和课题研究,先后主持参与了多个专业课题研究,相关工作成果和论文多次获奖,在能源监管、电力体制改革、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专业而深刻的观点。被中国科协聘为“全国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他牵头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推动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稳定的发电方式成为我国实现气候变化减排要求的又一选择。

吴吟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

牵头组织研究并推动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煤炭产业政策》等重大政策,组织编制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持续推动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推动现代煤化工技术发展。组织引进国外技术并最终促成了我国技术自主创新,使我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组织实施了一批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奠定了可靠基础;推动成立了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牵头组办了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为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何建坤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

他是国内首批从事能源系统工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人员,是相关学科方向的开创者之一,是清华大学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导者。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主持开发并指导青年学者不断发展完善的能源系统综合模型体系,成为支撑政府制定能源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方案相关决策的研究平台。所发展和提出的能源消费、CO2排放和经济增长相关指标间的数学关系式及相应经济学解释,为研究和确立国家及省市能源相关CO2排放达峰时间和条件提供了理论方法学框架及分析工具。曾任“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相关重大科技项目技术负责人,973首席科学家。参加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研究制定工作,是人大环资委委托可再生能源法(专家意见稿)起草组负责人。参与国家统一碳交易市场和北京市碳交易试点的研究和设计,相关成果被决策部门采用。

张玉清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

他长期从事石油与天然气相关工作,曾负责组织起草并磋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土库曼斯坦政府关于实施中土天然气管道项目和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售天然气的总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建设和运营天然气管道的原则性协议》等;积极推动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曾组织研究制定《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推动实施“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补贴政策以及关键技术科技攻关;积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建设,组织编制合作规划、谈判政府间合作协议;多次负责起草磋商中俄能源总理会晤机制会议纪要以及推动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

周大地

中国能源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

他长期从事能源发展战略、能源政策的研究。在我国能源进出口政策、能源安全战略、能源价格改革、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提出过重要建议。参加过历次能源五年和中长期规划的准备和咨询工作。主持撰写《中国2020可持续发展能源情景》《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我国石油战略研究》《2020年我国经济翻两番能源发展战略》《中国碳排放尽早达峰》、读懂中国丛书《迈向绿色低碳未来-中国能源战略的选择和实践》等书和论著。是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综合报告主要撰稿人。

徐锭明

曾任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

他长期从事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实施等工作。几十年来,他一直为能源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他是在能源行业一线耕耘值守几十载的前辈,也是最早研究并呼吁我国要发展互联网能源的专家之一,同时还是我国推动互联网能源建设提案的参与和制定者之一,对我国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有十分独到的见解。

他提出,数字化为能源革命赋能。展望能源行业未来发展,他认为,信息化、数字化是趋势,联网化、共享化是必然,分散化、低碳化是路径,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才有未来。

黄鹂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原副司长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她一直从事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在“乙烯三机”、10万等级大型空分、天然气输气压缩机、大型球阀核电泵阀、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泵阀、LNG关键设备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特别是针对国家重要的建设领域(如石油、石化、煤化工、核电、火电、天然气集输液化等)所需要的主要技术装备的“首台首套”的组织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她不仅在产业政策、组织协调方面积极促进行业技术及产品的升级和换代,而且对首台套的工程实践和产品的产业化方面积极实践落地,对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整体能力的提升、我国关键技术及设备守护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隋永滨

国家机械工业局副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特别顾问

长期从事机械工业科技、发展规划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及能源装备国产化等行业管理工作。

多年来,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推进大型炼油、大型乙烯、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天然气液化、核电等许多国家重大工程装备国产化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别是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产方案论证、国产化规划制定、国产化计划实施、组织科研攻关、示范工程项目落实及推广应用和重大技术装备相关产业政策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具体、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业内尊重和充分肯定。

韩文科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自1982年以来,长期从事能源政策领域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宏观能源政策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区域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国家能源安全、可持续能源政策、能源市场化改革、化石能源补贴改革、全球能源治理等。先后参加了多个国家能源战略、五年规划和专业规划的研究工作,多次参加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前期研究和起草等工作。

近几年作为课题组长和学术带头人,他负责的重大研究主要有: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中国参与暨全球能源治理研究,化石能源补贴改革研究。此外,他还承担了多项国家能源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委托的有关国家能源战略、能源安全的重要课题研究。

濮洪九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

在煤炭部工作期间,推动我国煤炭行业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推动煤炭行业的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价格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科技教育培训等很多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工作期间,他提出了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制止小煤窑无序竞争,建设煤炭大基地、大集团,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实现安全、高效、科学、绿色发展的思路;提出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高效发展、清洁利用的理念,积极倡导和推动以煤为主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煤电联营、煤炭转化、煤层气开发利用。他推动了煤炭行业的国家政策调整,促进了煤炭行业的科技进步、绿色发展、煤炭清洁利用和跨越式发展。

自主创新人物

马斌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传统电力外绝缘一直深刻影响着电网供电的稳定性与经济性,为此,他带领团队相继于2003年、2010年、2017年攻克了变电站外绝缘、输电线路外绝缘和配电外绝缘的技术难题,研发出填补国际空白、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系列电力外绝缘新品。累计为中国电网节约了上百亿的工程建设和维护费用,参与完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和“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更是有力支撑了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凭借这一全新的电力外绝缘技术,神马电力不仅打破了国际垄断,更是实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由过去的落后追赶者一跃成为了全球的领跑者。

叶奇蓁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专家委主任,上世纪60年代参与我国第一座生产堆的设计,70年代参与生产、发电两用堆的设计,任设计总工程师。80年代初筹建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任所长。86年开始筹建秦山二期600MW核电站工程,任工程总设计师。秦山二期按国际标准,自行设计建造,2002年一次成功达到商业化,2003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核电战略研究(主编核电篇)。参与“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参与核电设备国产化的相关工作,主持技术方案审定,成果鉴定等,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授予的“中国能源装备杰出贡献奖”。

冯伟忠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上海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淮北申能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外三电厂建设期间及投产后,领衔开展十多项重大科技创新,解决了汽轮机固体颗粒侵蚀、零能耗脱硫、低负荷脱硝等多项世界难题,使机组效率和环保水平远超国际最先进水平, 被国家能源局授予我国唯一的“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应用其发明的“高温亚临界技术”成功改造的徐州华润电厂3号机组可将供电煤耗降至287克/千瓦时,接近甚至超越部分在役的超超临界机组实际运行水平。

伍晓林

中石油大庆油田公司首席技术专家

他在三次采油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攻克了三元复合驱不适宜低酸值原油的理论禁区,首创了超低界面张力匹配关系理论,发明了驱油用表活剂及工业生产技术,研发出复合驱配方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复合驱技术2014年在油田推广应用,2018年产油量达430万吨,成为支撑大庆油田持续发展的主导开发技术之一;进一步发展了聚合物驱油技术,实现聚驱效率持续提升,吨聚增油由38吨提高到48.4吨;正在针对IIB和三类油层研发低成本高效复合体系和微生物采油技术,实现更大程度提高油田采收率,为大庆油田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刘中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及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他负责开发了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性试验及首次工业化,引领了我国煤制烯烃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领导开发合成气制乙醇(DMTE)技术,完成了世界首套1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及缓解大气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他牵头建设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并担任院长,联合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相关科研力量协同创新,从能源系统顶层设计出发,通过变革性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助力构建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新体系。

沈国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和柔性交直流输电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原创性地提出了“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原理”、“振荡闭锁开放原理”和“循序阻抗判别原理”,解决了继电保护安全可靠和快速动作难以兼顾,以及电网失步和系统振荡难以区分的历史性难题;提出并组织构建了以“三道防线”为基础的电网安全稳定架构,为保证电网暂态稳定、防止大面积电网崩溃起到关键作用;带领团队开发的系列化电力控制保护,以及柔性直流输电、统一潮流控制系统(UPFC)等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我国电力科技进步和重大电力装备国产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林枫

中船重工第七三研究所所长

他带头研制出首台国产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该项目自2016年立项,历经五大研制阶段,成功突破了双燃料燃烧室设计技术、双燃料切换控制技术、双燃料机组控制技术、海上平台机组模块化集成技术和海洋环境适应性技术,从而使我国建立起相关核心设备自主生产和维保能力,填补了国产双燃料燃气轮机的应用空白,降低了运维成本。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是海洋石油平台的动力源,因而也意味着海上油气田开发建设自此拥有“中国心”。

宓传龙

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在国家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中,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产品技术从落后到超越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跨越,取得显著科学技术成就。他提出并联电抗器降低损耗的理论,解决了并联电抗器局部过热和降低噪音振动的世界级难题,攻克超、特高压超大容量并联电抗器技术瓶颈,实现国产电抗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一直保持至今。在特高压工程建设中,他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掌握大油隙电场饱和理论,开发特高压出线绝缘装置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双柱并联的1000kV 1000MVA特高压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系列产品,成为世界首创,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郭剑波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

现任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研究。先后参加了三峡输电等电网规划研究,主持了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全国互联电网(2020~2050年)规划系列研究;主持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串补装置和特高压(1000kV)串补装置,带领团队开发了跨大区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组织建成了中国“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为行业提供了公共研发实验平台,提高了中国风电并网安全水平。获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2018年年度工程师奖。

蒋明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一直主张杭氧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同种类能源高效转换是当前以及未来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特征,而这离不开空分设备这个超级装备的支撑。杭氧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了8万、10万、12万等级空分设备。特别是为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配套的6套十万等级空分设备,精彩亮相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其总体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奏响了一曲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争气”的凯歌,也进一步证明中国企业有能力与世界分享先进绿色高效的能源应用技术。

  杭氧还致力于石油、煤化工及天然气液化等领域的低温成套装置的研制,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项30多项。

戴继双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书记、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鼓充分发挥“国家砝码”作用,多项国产化装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累计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各类国产化大型产品近万台(套),已生产的离心压缩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5%。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间接为国家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冶金、电力等相关行业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更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能源战略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精心组织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比都达到6%以上,企业在压缩机气体动力学、转子动力学、传热学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获得诸多自主知识产权。

领军国有企业家

李宏安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面对新时代赋予能源装备企业的新命题,紧跟国家发展大势,聚焦分布式能源新产业,带领陕鼓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型升级,向着“世界一流智慧绿色能源强企”迈进。陕鼓依托50余年的能源基因,创新开发“专业化 一体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建设运营了首个能源系统的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在他的带领下,陕鼓已形成以分布式能源为核心的设备、工程、运营、服务和金融五大产业,主要经营指标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先进企业,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能源产业变革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李希勇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带领兖矿集团闯过了规模当量大幅下滑、化工产业持续低迷、核心基地支撑乏力、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四大关口”,打胜了生存发展之战,用5年时间超越过去40年的发展水平,整体工作进入新阶段、新方位、新时代。以志在超越、敢为人先的精神,率领兖矿集团重回行业“第一方阵”。以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气魄,组织实施体制机制变革“破茧重生”。以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品质,带动新旧动能重大工程“腾笼换鸟”。以创新图强、开放共享的境界,指引企业改革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以精益求精、专业专注的理念,助推企业运营管控模式“提质增效”。

汪建平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准确把握电力行业和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努力为电力工业谋划发展路径、为中国能建规划发展蓝图。他组织完成电力工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主持完成西电东送、特高压及智能电网、大型电源基地规划等重大课题研究;在百万千瓦二次再热超低排放机组、特高压等领域锻造出世界一流的核心能力。2013年以来,他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践行“能者善为,建则善成”的核心价值观,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完成所属112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实现集团整体上市、连续多年进入世界500强并屡获央企业绩考核A级,积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保持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汪建平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杨照乾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全面研究自身发展的利与弊、深刻洞悉全球产业的兴与废之后,他提出了“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转型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已经成为陕煤集团改革的总目标,发展的总纲绳。在这一模式的带动下,陕煤集团通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依靠改革、依靠创新的内涵式管理体制和增长方式,并在“打造主业突出、新经济特色鲜明的现代能源企业”的方针指引下,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追赶、超越及转型升级之路。

邹磊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面对能源行业的结构调整与深刻变革,迎难而上、逆势求进,在创新、转型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6年,“非洲三峡”——埃塞吉布3水电站 、“南美三峡”——巴西杰瑞水电站相继成功投运。同时,以白鹤滩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全球最高参数630℃二次再热火电机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10兆瓦海上风机、国内首台50兆瓦自主知识产权重型燃机等重大项目为依托,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在四川省内载客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国内领先,单车最长运营里程5.25万公里,累计超过40万公里,载客120万人次。2019年4月,中国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的正式投产。

贺禹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带领中广核跃居全球第三、全国第一大核电企业,核电在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他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加强科技研发。决策举全集团之力研发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推动我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转变。推动核电“神经中枢”实现中国造,“和睦系统”使我国成为少数具备研发和生产此类设备的国家。他带领我国核电成功出海。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约,合作建设英国三大核电项目,其中“华龙一号”落地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成为我国核电出海的里程碑。在他的推动下,中广核构建了“4 X”产业板块,并推动核电、新能源、铀业、核技术产业上市,其中中广核电力是我国首个A H股上市的纯核电企业。

晏志勇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带领着中国电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企业,他科学谋划企业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准确把握清洁能源发展大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电力建设技术进步,引领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影响深远的工作,体现出追求卓越的工程师情怀和忠诚报国的企业家胸怀。目前,中国电建与30多个国家的有关部门共商完成了国家或所属的区域的能源电力、水利水电、新能源等发展规划;在42个国家执行工程总承包或施工承包合同1300份,带动当地就业7万余人;承建海外电力建设项目装机容量突破1.4亿千瓦。

舒印彪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上任以来,带领华能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依托特高压输电送端,推动内蒙古、甘肃陇东等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推动江苏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规模化开发。下大力气“处僵治困”,使15家亏损大户迎重大突破,基层企业亏损额减少17.8亿元,轻装上阵,让华能主业发展充满活力。发起组建华能“四个技术中心”,推动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核心技术自主攻关。此外,他还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任期将于明年开始,是该组织成立112年来,首次由中国专家担任最高领导职务,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今年他还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带领电力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技强国建设。

童亚辉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领导浙能集团自主创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形成以“电力、油气、能源服务”三大产业为基础的多业互补的能源全产业新格局。组建浙江省天然气开发公司,构建形成“多气源一环网”浙江天然气供气模式,组建全国第一家省属国资控股石油公司;率先提出“市场换资源”思路,建立省外能源基地,成功拓展海外项目,推进产融结合,发起设立国内首只绿色能源基金,控股国内第二大垃圾发电运营商锦江环境,为推动绿色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戴厚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生产和技术研发,为我国芳烃成套技术国产化作出重大贡献。主持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并取得对二甲苯吸附分离技术关键突破与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拥有芳烃成套技术的国家。他带领团队承压而上、奋勇向前,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公司发展稳中有进。中国石化在上游业务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境内原油储量替代率达到132%,天然气产销量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石化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为人民币2.89万亿元,炼油板块经营收益为人民币548亿元;化工板块实现经营收益为人民币270亿元;营销及分销板块实现经营收益为人民币235亿元。

领军民营企业家

朱共山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他长期以来深耕新能源及清洁能源产业,带领协鑫集团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使之成为最受尊重的国际化清洁能源企业。他以推动中国能源产业进步为己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持续的创新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引领着光伏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不断进步。他心系能源产业发展,带领协鑫团队,攻坚克难,逐渐将企业发展成以清洁能源、新能源及相关产业为主的国际化综合性能源集团。为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发展和全球光伏产业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庄建新

银环集团有限公司委书记、董事长、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创始人、副董事长

上世纪末,我国能源装备领域长期受制于国外企业,庄建新瞄准高端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设备攻坚克难,率领一家乡镇企业崛起成为国家重大装备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基地,其众多自主研发的产品在我国石油石化、火电、核电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主持整合优质资源,合资成立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排头兵,承担起大运火箭、潜艇、航母等国防军工领域重大装备技术部件的研制任务并取得全方位的成果。率先成立“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及多个技术研发中心,引领着企业时刻保持高度的创新能力。庄建新率领的宝银特钢有6项自主成果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战略性技术成果,为国家节约了150多亿采购成本,保障了我国国防建设和核设施的战略安全。

刘汉元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在他的带领下,通威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上游,已形成8万吨高纯晶硅产能,位列全球前三。中游,高效电池产能规模超过13GW。终端,全球首创“渔光一体”发展模式。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涉足农业和新能源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通威真正实现了农业和光伏高效协同发展。同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持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有力推动了“平价上网”的早日到来,为全人类的绿色发展、为能源革命进程的推进不断贡献力量。

孙广信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在他的带领下,广汇能源于2000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转型为专业化的能源开发企业。近三年,投入超过11亿元用于安全环保技改创新,实施脱硫脱硝、硫回收、水循环等技改40余项,填补了国内大型煤化工装置低温甲醇洗尾气VOCs治理的空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广汇能源围绕“一带一路”,实施“大能源、大物流、大市场”战略,创造了五个行业“第一”:国内第一个实现陆基LNG产业化运营、第一个在国外拥有油气资源、第一个修建国网重轨电气化铁路、第一个建设运营跨境天然气管道、第一个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民营企业。

张传卫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

他把一个作坊式的小工厂做成了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的新能源企业,以坚守实业兴国、产业报国为己任,践行绿色创新发展。在他和风电行业人的创新奋斗下,10多年时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创新之路,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能产业大国,引领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国参与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及全球绿色发展的实力和信心。他提出用新能源革命助推中国绿色发展,加快制定中国特色的“清洁电力法”,建立“绿证”制度促进新能源电力消费,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用新能源革命助推中国绿色发展。

张新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带领特变电工从资产不足15.3万元的街道小厂发展成总资产近200亿元、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年利税总额40亿元的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骨干企业。从26岁开始当厂长,张新已经挂帅特变电工30余年,在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引导下,他带领特变电工发展成为中国变压器第一股。新疆缺少资金、技术、市场,先天不足没有束缚特变电工的发展,2008年,世界上第一台1000kV特高压变压器在特变电工诞生,特高压技术标准成为中国标准和世界标准。2018年,特变电工研制世界首台发送端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这标志着世界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纪元,张新带领的特变电工这一工程,将引领世界能源创新迈向新时代。

陈建华

恒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1994年,陈建华白手起家创办吴江化纤织造厂,如今已成为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2010年,恒力集团投资建设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投产后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列入国务院文件的第一个重大民营炼化项目,也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项目。投产后提升了芳烃35%的国产自主比例,打破过度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为国家争取行业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

南存辉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存辉从低压电器起家,使正泰集团成为我国工业电器龙头企业和新能源领军企业,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茅。

成立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首家企业集团后,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南存辉审时度势,决定进军光伏产业,带领企业成功研发了太阳能电池关键高端生产设备,在国内外投资兴建太阳能光伏电站。“农林光互补”模式这一典型样本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服务美好生活的具体实践。

(来源:中国能源报的财富号 2019-09-21 10:28)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