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最贵的种植牙需要8万元人民币,种上4-5枚就能换一辆宝马!如果,打架的时候,被打得满地找牙,是要倾家荡产的。

看牙贵的观念,基本上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识。在多数的国人看来,不到万不得已,宁愿忍着也不去折腾牙齿相关的“事“。除了种牙这项“土豪”级消费外,洗牙,美牙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几大口腔龙头股今年最高涨幅115.82% 

既然口腔医疗如此的昂贵,那么,相关的上市企业,今年的行情是如何的呢?受益于当前医药政策环境和消费升级大趋势,今年,以通策医疗(600763.SH)、正海生物(300653.SZ)、国瓷材料(300285.SZ)与美亚光电(002690.SZ)为代表的的口腔医疗概念股表现强劲,呈高增态势。

作为国内第一家以口腔连锁医院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上市公司,通策医疗(600763.SH)可谓是超级大牛股,今年以来最高涨幅115.82%,连日来盘中最高价更是屡创历史新高,截止9月25日,盘中最高价达104.28元,总市值为328亿元。 根据其2019半年度报告显示,通策医疗2019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增加23.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加54.0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5元/股,同比增长54.76%。同样,2018年耗资8.1亿收购了主做氧化锆齿科材料的深圳爱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股份的国瓷材料(300285.SZ),今年以来最高涨幅也达112.12%。爱尔创的核心产品“纳米级氧化锆-氧化锆义齿材料”,不仅进一步延展了国瓷材料的氧化锆产业链,更使其介入更多的细分市场,拓展盈利空间,巩固市场地位,实现新材料平台的纵深化发展。截止9月25日,国瓷材料的总市值已达214亿。以及,作为我国再生医学领域领先企业,致力于口腔修复膜、生物膜等软组织修复材料以及骨修复材料等硬组织修复材料生产的正海生物(300653.SZ),从年内表现来看,2019年以来最高涨幅达81.57%,截止9月25日,总市值也已达63.2亿。此外,以X射线检测设备和高端医疗设备等为主要生产产品,并将光电识别技术应用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美亚光电(002690.SZ),今年最高涨幅也达到了64.10%。由于CBCT在我国口腔诊所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且美亚又新推出AI 正畸分析系统,预测其口腔CBCT的收入还会从现今的23.8%持续增长,美亚光电前景值得期盼。

毛利率高达93.09%连续6年超越茅台 

如今白酒股如日中天。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贵州茅台销售毛利率为91.87%。

 而正海生物今年毛利率却达93.09%,且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后每年销售毛利率均高于茅台。此外,2019年中报显示,正海生物总营收达1.33亿,实际营业利润0.6亿,分别同比增长26.09%和26.30%。

种牙利润竟高过卖茅台? 

在现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数据事实肯定了口腔医疗生意确实的赚钱效应。 口腔医疗是一个明显的消费升级领域,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口腔医疗治疗的重点已从洗牙、拔牙、补牙转移至美白、正畸、种植等项目。由于高价值且不计算入医保报销范围内,种植和正畸更现已成为口腔行业里面的两座金矿。

除了贵,价格不透明也是消费者痛陈的重灾区。据《经济观察报》此前报道,一颗种植牙动辄花费一两万元,其牙植体成本却可能只有几百元。一名受访者无奈地说,“我跑了6家医院和民营口腔医院,被搞得一头雾水,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的都有。”因此,受益于植牙行业及其相关设备耗材市场高速增长的正海生物,作为我国蛋白去免疫原技术基础上的再生医学领军者,凭借独有的口腔修复膜和骨粉等材料与制造获得了庞大的利润,占其总收入的60%左右。 

潜在市场存量金额4000亿元口腔医疗需求强盛 

我国口腔疾病患者基数庞大,根据卫计委数据,达到牙齿健康标准的人不足1%,口腔疾病的整体发病率达到90%以上。 龋齿和牙周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口腔疾病,且相关口腔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同步上升,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的龋齿率为88.1%;老年人群体龋齿率为98.4%。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年我国口腔疾病患者人数为6.87亿,然而只有3211万人选择到口腔医院就诊人数,就诊患者仅占口腔患者比列的4.67%。2017年我国共有口腔患者6.94亿人,但口腔科门、急诊人次数达到1.44亿人 次,较去年同比增长9.18%。 高患病率和低就诊率是中国人口腔医疗的突出问题,大量未被满足的口腔医疗需求也意味着我国潜力无限的口腔医疗消费市场。 以种植牙举例,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2.49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9%,远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据多部门预测,2030 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5%。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65岁~74岁老人中有86%存在牙口缺失问题,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平均牙量22颗。 理论上每颗种植牙都需使用一张口腔修复膜和一份骨修复材料,倘若一颗牙以一万元计算收入,按照我国最新的人口数据,植牙市场的潜在存量需求数量约为4000万颗,理论存量市场需求金额达到4000亿元以上。且未来 8 年植牙量的复合增速或将达到 28%,种植牙产业链红利的未来增长更是难以想象。 

好牙全靠进口进口率高达80%业界抱怨换牙贵,实际就是指种植牙太贵;而种植牙太贵,又和中国人自己生产不出一颗好的种植牙有关。

浙江省口腔医院院长王慧明此前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表示,“有统计称,2011年我国种植牙的使用量是11万多颗,2014年已增长到80多万颗。但是,临床上95%以上的种植牙,都被瑞士、德国、韩国等品牌垄断。”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公立医院,一颗种植牙的价格在6000元到1.3万元之间。其中,种植体的费用占了大头。种植体多为三个等级,即韩国产、欧美产、瑞士或瑞典产,价格分别约为2000元、5000元和6000元;牙冠则按照不同材质分别收费,从1000多元到4000多元不等。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McKinsey(麦肯锡)于2018年的分析,当前我国全国规模以上的口腔装备材料企业仅有92家,80%的牙科装备、产品均为进口货,高端口腔医疗器材更是全部依赖进口,供给侧远远跟不上需求侧。 国际巨头长期以来在口腔医疗市场上的强势地位使得我国国产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却始终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巨额的利润被进口产品牢牢占据。

本文综合中国基金报(chinafundnews) 、21新健康(Healthnews21)

免责声明:星嘉合财经除发布市场行情评述、活动资讯、行业要点解读等原创文章和视听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和视频的学习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和图片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另外,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来源:投资者的日常的财富号 2019-09-30 11:19)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