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报 | 为什么银行股在四季度更容易刷出存在感?读研报 | 为什么银行股在四季度更容易刷出存在感?

尽管股神巴菲特一直对银行股情有独钟,但属于A股市场银行股的高光时刻却并不多。更准确的说法是,仿佛都得等到四季度,银行股才更容易刷出存在感。

当然,必须承认银行股的鲜受追捧事出有因。比如综合今年前三季度表现来看,银行股的涨幅不算给力。参考国盛证券报告中的统计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中小盘为主的电子、通信涨幅是51.5%、39.9%,食品饮料大幅上涨66.9%,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了33.6%,而银行板块仅上涨14.8%。

但话说回来,大家常说的“银行板块年底行情”,又的确有数据支持。比如天风证券在近期的报告中提到,自2005年以来,银行板块在 10-12 月份及 Q4 上涨的平均概率依次为 85.7%、64.3%、64.3%、78.6%,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读研报 | 为什么银行股在四季度更容易刷出存在感?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帮助银行股在四季度能刷出存在感?

上面这个问题,最先能得出的可能是个否定判断,即银行板块四季度的行情似乎和业绩因素关联不大。还是以天风证券的统计为例,2010年以来的三次银行板块最大涨幅分别是2012年12月-13年1月、2014年11月-12月、2018年1月,但期间银行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及ROE却都处于下行或平稳趋势。

读研报 | 为什么银行股在四季度更容易刷出存在感?

不是业绩,那是什么?事实上,参考近期中信证券银行团队的提示,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在这份题为“银行业投资观察:近期交易面的几个关注点”中提到,“9月底以来,银行板块的关注度和交投显著回升”。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板块四季度的行情,或许更容易在交易层面找到理由。

海通证券的策略报告中提到,基于排名考核制度,公募机构存在配置银行的需求。在这份报告看来,四季度博弈因素增多,往往是市场变盘的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流动性较好、且便于机构在短时间收集筹码的银行板块往往容易成为弯道超车的潜在筹码。再加上以中信一级行业2010-2018年的数据为例,银行板块前三季度平均涨跌幅为-3%,处于行业涨跌榜后半区,所以岁末年初就会成为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除此之外,国盛证券的报告中还提到,高确定性也是银行股在四季度更容易受到追捧的原因。因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为A股的业绩真空期,相比其他板块,银行的业绩确定性更高(过去几年ROE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

如果说从历史数据看银行板块四季度容易有行情,那么大家更关心的话题可能是,今年的四季度银行板块有没有可能上演大涨呢?

读研报 | 为什么银行股在四季度更容易刷出存在感?

事实上,近期确实有银行行业研究员和策略研究员对银行股历史上的大涨情况进行归因。天风证券在报告提到,2010年以来三轮银行大涨行情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板块估值低、前三季度涨幅低、基金持仓低,外加政策催化所致”;这也与海通证券报告得出的“估值低位、持仓低位、前期低涨幅、事件催化”这四个归因几乎一致。

而延续这些归因、结合当下的情况,上述两份报告的共同结论是——今年年底的银行板块有望再次上演行情启动。

不过,从现象去归纳原因相对容易,但若说有因必有果,则未必行得通。因为银行板块的估值低位现象也并非当下才有,而是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就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估值处于低位的银行股仍然被公募机构减持。

历史可能会上演惊人的相似,但并不会简单重复。换句话说,若你确实认为银行板块处于估值洼地,也许中信证券银行行业报告中“用长线思维看待投资价值”和中泰证券银行行业报告中“市场风格如果转向获取稳健收益,银行股稳健收益的特征会受到市场重视”这两句结论更为中肯;但若只是本着机会主义的想法打算在交易层面赚一把,那么请记得,退出的时候要比人家速度更快。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中泰证券资管的财富号 2019-10-16 08:56)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