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氢能产业备受全球关注。在我国无论是各地政策规划的相继出台,还是二级市场相关概念的持续爆发,氢能产业均受到热捧。然而,在日渐升温的“氢能热”中,更需客观理性的“冷思考”。氢云链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看我国氢能发展,以及氢能产业未来特别需要关注以及着力解决的问题。

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布局燃料电池产业,国内技术发展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掌握整车、动力系统与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并具有整车生产能力。但是,在燃料电池汽车车型平台开发方面,以上汽股份、上海大众、一汽、长安、奇瑞等公司为代表开发的燃料电池轿车均基于传统内燃车或 纯电动汽车进行改制,尚未掌握燃料电池汽车专用车身、底盘开发、底盘动力学主动控制等关键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普及仍需要时间

世界整体来看,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还不成熟,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限制了燃料电池的普及,成本下降可能还需要十年左右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短期仍将以纯电动和混动汽车为主。 

政策层面各大国纷纷推出自己的燃料电池战略

日本通过领先的技术引领燃料电池发展。美国大力投资建设氢能产业链。欧洲将交通与能源相 结合,发展氢燃料技术。中国将燃料电池技术列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 2025 等发展计划中。此外,结合地区优势, 北京,上海,山西,武汉,佛山,苏州,张家口等地纷纷出台氢能扶持政策,为氢能的发展保驾护航。 

专利层面日本遥遥领先,各国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日本作为全球专利排名第一的国家,在多个关键技术上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技术最为全面 

且没有明显的短板,且控制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最为明显。美国和韩国各关键技术发展比较均衡。中国比较重视电极和催化剂的研发,德国比较关注制氢、储氢以及燃料电池加热、冷却技术。 

各大车企在对投资氢能源产业十分积极

一方面,车企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逐渐取得突破,成本下降路径明显,未来有望被市场接受。另一方面,在核心部件领域,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通过兼收并购或者股权投资等方式 布局具有技术壁垒的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占领市场先机。 

氢云链建议:

整体而言,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起步晚、成本高、技术壁垒高,尚处于初级阶段,建议投资者关注 2 条主线:一、资金实力雄厚、与高校合作紧密、研发实力强劲,且汽车品类丰富的整车龙头;二、引进海外先进技术,积极布局产业链关键节点的零部件供应商。

(来源:氢云链的财富号 2019-10-18 15:51)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