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指数平衡】:指点(三)

【定配置、选指数、再平衡】

全文 1800字,阅读时间 5分钟

边读约翰博格的书,边学先锋领航的投资理念。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那些简单的、常识性的、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工具。

上一篇说了对“再平衡策略”新的启发和做法,这一篇来说说:对“择时”这件事的思考,来源于对先锋领航发布的几篇文章的探究:

《投资需要等待“完美”的时机吗?》

《投资常见误区(三):必须把握买卖时机》

《投资常见误区(五):越努力,越幸运?》

《市场最终会奖励“懒得动”的投资者》

作为一个普通人,手里总会有点钱的(无论是以前的一些积蓄,还是以后报酬中的部分留存),但是如果你没有投资股市(无论是以个股还是基金),只是做做无任何风险的存款、买买很保守的理财产品,甚至是一些风险较低的信托产品。

那么在这里,我们姑且都不把你称作一个需要考虑“择时”问题的普通投资者,因为上述这些产品几乎随时都可以买卖,且极大概率不会出现亏损,所以也就无须费心费力考虑“择时”这件事。

那么,投资股市了呢?几乎百分之百会出现亏损,要么一买即亏,要么先赚后亏,甚至长时间亏,面对亏损当下如何处理,动还是不动,要动怎么动,不动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择时问题;当然,择时问题具体还有很多,比如:

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

什么时候多买点?什么时候少买点?

什么时候建一个不同资产类别的组合?什么时候调整不同资产类别的比例?

什么时候拿现金分红?什么时候用分红再投资?什么时候要用股票换现金?

对于这些择时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如何做“买”和“卖”这两件事,当然其实也并没有标准答案,关键看你是如何对待投资的?你投资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如何规划投资这件事的?(这些问题的思考还是建议先看看这篇文章:一个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长期下来,获得成功的“四步曲”)

—— 1 ——

“择时”的根源在于“有限”的投资期

为什么会出现择时这个问题,根源在于你的投资期是有限的;如果是无限的,或者现实一点,期限足够长,再现实一点,如果能超过50年,那么,你就几乎不会存在择时问题,或者说基本上就不会去考虑择时这个问题了。

这时,你要做的,就是现在立刻马上就投入股市(当然个人更建议以买基金的方式投入,尤其是买成本的指数基金),然后就是一直持有,中间不需要考虑任何具体的择时交易。

因为只要时间足够长了,比如50年,那极大概率是赚钱的,并且是赚大钱的,因为股市的整体走势是波动向上的(以西格尔在《股市长线法宝》中那张经典的股市长期走势图为例,见下图),

图片

而这又源于人类社会创造的总体财富在不断增长,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的“正增长逻辑”,当然还有复利效应这一“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加持。

同时,时间越长,还会出现一件神奇的事情,就是任何时刻买入,最终的年化收益率差别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年化收益率会越来越趋向于股市本身的长期平均年化收益率(同样以西格尔在《股市长线法宝》中回测的任意持有30年后的年化收益率为例,如下图),

图片

如果把时间延长到50年,逻辑上推演差别会更小些,只是目前没有找到哪本书上有具体的回测数据证实(欢迎有知晓的球友补充)。

因此结论就是,想办法延长你的投资期,越长越好,越长越对,那么任何时候你都可以买入,然后就是一直持有,这一投资方法其实也是很多投资大师推崇的:买入并长期持有。

正如博格一生的智慧结晶:“坚持到底,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轻易放弃。我一生中无数次认真强调要‘坚持到底’,这是我能给大家分享的最重要的投资智慧了。”

—— 2 ——

“择时”的第一要义是避免全投在“高点”

但更现实的是,不论什么原因,客观的、主观的,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都做不到长期主义,即使是将投资期延到足够长,比如50年;

那么,投资期没那么长,我们该如何做呢?

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思考,投资期没那么长,我们该避免怎么做呢?

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全部投在“高点”,这也很好理解:

直观上看,全投在了高点,就会经历很大的亏损,有时甚至是很长时间的亏损,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就是一件熬不住也撑不住的事,大概率会导致亏损离场。

尤其是国内不成熟的股市(以我国最早推出的上证指数为例,如下图),一旦全投在高点,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回来,用很多大师告诫的一句话就是:股市下跌的时间永远比你能熬得住的时间更长。

未完待续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