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是一种医用成像器械,通过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帮助医生观测后进行疾病诊断或通过病变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亦可用于手术或协助植入治疗性人工产品。

2017年全球内窥镜市场销售规模为185亿美元,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5%。根据EvaluateMedTech预计2017-2024年全球市场将以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2024年有望达到283亿美元。我国开展内窥镜检查及微创治疗的时间较晚,中国内窥镜市场规模2017年达199亿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2年中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元。全球硬镜主要三大参与者为美国、日本和德国企业,卡尔史托斯、史赛克和奥林巴斯排名前三,合计整体市场占比超60%

图1:中国硬镜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图2:中国内窥镜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嘉合基金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硬镜市场集中度较高。2019年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赛克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超75%,国产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不超过11%,存在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

图3:中国硬镜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图4:中国硬镜行业竞争格局(2019)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嘉合基金


全球软镜市场被日系三大企业垄断。据GBIResearch,2018年全球软镜市场,奥林巴斯占据65%市场份额,宾得和富士分别占据14%市场份额。日系三大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和成熟技术优势占据全球超过90%市场份额。

内窥镜产业链方面:内窥镜组件上游包括玻璃、透镜、PCB板等原材料供应商,数量较多、成本稳定。而内窥镜元器件制造企业,如海泰新光,主要负责将原材料生产为内窥镜的核心组件。中游为整机生产商,客户相对稳定。海外龙头为保证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轻易不会更换供应商,且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更换供应商壁垒高、难度大。下游为医院外科领域应用。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硬镜分为腹腔镜、胸腔镜、鼻内腔镜等。按照下游应用的科室划分,2020年普外科占比48%。其中腹腔镜应用在几乎所有普外科手术以及部分妇科和泌尿外科手术中,是所有硬镜分类中应用最为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

政策及医疗安全事件持续加速设备国产化,2021年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

国家非正式文件强制规范国产仪器设备的采购比例,其中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其中关节镜及宫腔镜要求50%采购国产,胸腔镜要求75%采购国产,剩余要求100%采购国产。


另外,外资巨头GE的医疗设备数据泄露事件暴露了潜在的信息安全隐忧,基于政治敏感性,医院领导必然进一步倾斜于国产品牌,国产医疗设备配置迎来前所未有的进院利好。

叠加2022-24年DRG/DIP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DRG/DIP倒逼医院进行成本收益增效管控,有望进一步促进高性价比的国产设备的采购。政策层面上,内窥镜是需要进入人体的设备,需要注册。三类注册时间非常长,将近 3 年。21年国家药监局将内窥镜管理类别由第三类调整为第二类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在国家政策扶持的扶持下,近两年将内窥镜从三类改为两类,注册时间缩短近 1 年时间,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本文作者:嘉合基金权益研究部 柴森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嘉合锦程混合A(006424)
  • 嘉合医疗健康混合(007613)
  • 嘉合磐通债券A(00195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