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于日前正式印发。该《实施方案》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26年,显著提升磷资源的可持续保障能力,稳步增强磷化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绿色安全水平,大幅提高高端磷化学品的供应能力,不断强化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从而进一步稳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悬赏】年度投资综评已出!看看你是哪路豪杰?#$中毅达(SH600610)$$云天化(SH600096)$$湖北宜化(SZ000422)$

在明确的基本原则方面,《实施方案》强调要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为最低保障线,科学合理地调控磷矿的开采力度,从而增强资源的长期保障能力。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要对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实施精准策略,包括确保磷肥的稳定供应和合理定价,弥补磷化学品领域的不足,强化磷化工的优势领域,并积极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这些措施旨在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加精细化和高端化的方向迈进。

关注我,洞悉产业格局!


磷化工产业链梳理

磷化工产业链以磷矿石作为基石,上游始于磷矿石的开采,中游涵盖黄磷、湿法磷酸和热法磷酸的生产,下游则聚焦于各类含磷产品的制造。

磷元素作为生命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在自然界中磷元素大多以磷酸盐的形态蕴藏于磷矿石之内,这使得磷矿石成为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大规模开采和利用的磷资源。

作为磷化工产业链上游的核心原材料,磷矿石中的磷酸盐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在开采出原矿后,必须经过洗涤、剥采、浮选等一系列精细处理流程,方能满足后续生产所需的品位标准。

磷化工产业链图示:

资料来源:行行查

磷矿石可以通过热法或湿法加工工艺转化为磷酸,进而衍生出磷酸盐、磷肥等多元化产品。

我国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和湖北这五个省份。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8月期间,我国磷矿石的总产量达到了6645.74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37%。

从各省份的产量分布来看,湖北省的磷矿石产量占比在这一时期有所下滑,而云南和四川的产量占比则有所回升,贵州省的产量占比则基本保持稳定,与2022年持平。

在磷矿石的加工过程中,主要存在湿法磷酸和黄磷两大工艺路线。湿法磷酸工艺主要用于生产磷肥和饲料级钙产品;而黄磷则主要用于制备草甘膦、热法磷酸以及各类精细磷酸盐等高端化学品。


磷矿石的下游应用中约有70%是用于生产磷复肥。磷肥作为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养分来源,其下游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其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征。

考虑到长期以来磷酸铁、湿法磷酸等新增产能对磷矿石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供给端在环保和安全监管方面的不断加严,再加上国内磷矿石资源逐渐贫化的趋势,预计未来磷矿石的供应仍将保持相对紧张的状态。国内磷矿石价格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根据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磷矿石市场中排名第一的企业是贵州磷化,公司于2019年由瓮福集团与贵州开磷合并而成,云天化和兴发集团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行业内仍存在着大量中小型产能的磷矿企业,在日趋严格的环保监管压力下未来的产能利用率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022年磷矿石行业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首创证券

磷化工市场竞争格局和龙头梳理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和产量的急剧上升,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磷酸铁锂作为目前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其需求前景被广泛看好。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前驱体,也有望在下游磷酸铁锂市场的繁荣中高速发展。


磷源在磷酸铁的生产成本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占比超过磷酸铁总生产成本的50%。因此,那些拥有磷源产能的磷化工企业在成本上将具有显著的优势。

自2021年以来,包括传统锂电企业在内,以及拥有磷源的磷化工企业、掌握铁源的钛白粉企业和铁锂/三元等电池材料企业,都在积极扩大或布局磷酸铁的产能。

磷化工企业致力于构建“磷矿石-黄磷/(湿法)磷酸-磷酸铁”的完整产业链;钛白粉企业则利用钛白粉酸性物回收的优势,结合外部采购的磷源来生产磷酸铁;电池材料企业则选择与磷化工企业合作,以确保磷矿资源的稳定供应(例如华友钴业与云天化、国轩高科与川恒股份、常州锂源与新洋丰等合作案例)。

据各公司公告显示,目前国内主流的磷化工企业均已制定了磷酸铁的产能规划。如果以平均每个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来计算,并且假设所有项目都能顺利推进的话,那么预计到2025年,我国磷化工企业将能够释放超过200万吨的磷酸铁产能。这将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磷化工##化工##磷##文章首发挑战赛##财经##新能源汽车##磷酸铁锂#

磷化工企业主要磷酸铁产能规划(万吨):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中国银河

铁锂方面,受益于动力与储能双轮驱动,磷酸铁锂应用前景广阔,众多厂商纷纷布局。

部分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客户资源快速抢占市场份额,CR3达49.06%,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集中度较为稳定。

2019和2022年行业CR3分别为57%和54%,其中2022年湖南裕能占比达26%、德方纳米占比达18%,行业呈现两强竞争态势。2023H1磷酸铁锂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继续霸榜Top2,市占率约45%,与2022年份额基本持平,主要厂商还包括常州锂源、湖北万润、安达科技等。

随着行业产能大幅增加,未来可能出现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情况,同时下游市场对磷酸铁锂产品的性能要求增加,龙头企业凭借工艺技术优势、成本控制优势、技术迭代优势将逐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