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总是备受瞩目。报告详细阐述了当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以及重点工作任务,一直被视为洞察政策趋势和经济预期的关键风向标,提供了一个解读国家发展蓝图的重要视角。

那么,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后市怎么看?投资者如何应对?

一、要点梳理

六大值得密切关注的信号。

第一,当前经济面临一定的内外部压力,

但将直面问题和挑战。

报告中指出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不过,目前内部仍然存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等问题,外部形势首提“国际循环存在干扰”,但同时表示将直面问题和挑战。

正如最高层阐释:坚持问题导向、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结合此前密集召开的深改委和中央财经委会议,这显然表明高层对经济议题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相关启发:内外部形势较为复杂,对经济重视程度提升,“稳增长”仍是政策重心。

第二,GDP目标设定为5%左右,

基本符合预期。

GDP目标符合市场预期,但报告指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还需要政策协同发力。由此可见,GDP目标的主要考量是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预留空间,同时充分考虑到“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和经济发展的潜能,并希望继续传递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相关启发:今年的定调仍然偏向“温和复苏”而非“强复苏”,股市投资更需要重视细分方向和政策趋势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第三,高度重视“稳就业”,

新增就业目标延续高位。

今年就业目标的设定是“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与去年持平,维持历史高位,说明就业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从GDP带动就业人口的历史规律来看,“GDP增长1%,可带动200万左右就业”。因此今年GDP实际目标应与去年类似,争取实现5%以上(去年实际5.2%)。

相关启发:“5%左右”可能是一个柔和的目标区间,就业或成为重要的考量基础。

第四,产业政策成为亮点,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首。

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工作重点的第一项,预计后续财税金融资源也将有所倾斜。

根据去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新质生产力”目前涉及8大新兴产业和9大未来产业。

8大行新兴产业分别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

9大未来产业分别是未来显示、未来网络、脑机接口、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信息、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

报告重点指出了三大脉络:

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制造业技改升级,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专精特新);

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

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

相关启发:“科技创新”毫无疑问是“先立后破”中,当“立”的典型代表方向,重视大科技方向的凝聚力。

第五,财政政策扩张,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力”。

财政政策方面,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效”。今年赤字率仍按3%安排,新增专项债3.9万亿元(去年为3%/3.8万亿),从今年起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此外,强调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各级政府习惯过“紧日子”、精打细算。

货币政策方面,表述为“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去年为“精准有力”)。指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今年利率下行的趋势没有转变,工作重点在于避免资金沉淀空转,“活水”可以精准有效地传导,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同时说明今年经济修复过程中社融的反弹幅度可能相对有限。

强调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尺”,“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表面政策将更加注重时效性和预期引导。

相关启发:总量政策方面符合预期,货币政策已靠前发力,财政政策更重视结构优化,但政策取向上更重视预期管理,强化对市场的呵护。

第六,“扩内需”仍是重点,

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

扩内需:一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培育壮大新兴消费(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稳定扩大传统消费(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电子产品);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7000亿元。

稳外资:强调外贸政策支持、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财税体制改革等领域成为重点。

防风险: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一视同仁给予支持,适应新趋势与供求关系变化)、地方债务(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中小金融机构(稳妥推进风险处置)等风险。

相关启发:关注国内大消费、稳外贸下的出口链,以及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加码。


二、后市怎么看?投资者如何应对?

第一,稳扎稳打,不宜急躁追高或草率部署,定投布局、游刃有余。

整体看,伴随着2月份月线级别的大幅反弹圆满结束,市场自2024年伊始所经历的流动性危机已显著缓解,市场逐步恢复“平静”。因此,市场焦点预计将重新聚焦于经济基本面、公司盈利能力以及资金面的边际供需等核心要素。

在当前经济慢复苏的背景下,一季度企业盈利可能依旧低位徘徊,而下半年的企业盈利如何还有待观察,同时房地产领域成交依然低迷,需要继续寻找新的供需平衡点。

考虑到多个指数当前点位是去年的密集成交区间,在关键点位的抛压下,指数或再度反复,大概率转为震荡态势,或者出现一定周期的回落后再度上行。毕竟一个典型的熊市底部,往往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来让筹码充分换手。

但大方向上,当下不妨乐观一些。不少资产已经连续下跌了三年,成为低价的筹码,接下来再“熊”一年的概率似乎远低于走牛的可能性。

如果对此刻心存疑虑,又担忧错失良机,那么定投可能是更优的选择。通过分批投入、小仓位“试水”,既能降低抄底失手之风险,也为将来的行情积累筹码。

第二,重视两会提及的重点产业政策带来的主题投资行情。

分析A股市场占优风格与经济预期的关联可知,一般而言,在经济形势向好时,经济复苏相关板块受益较高;在经济稳中求进阶段,除了偏向避险的高股息策略,政策支持性题材同样有望崭露头角,在两会后相关主题投资的超额收益显著。

从当日的盘面来看,除了大盘风格在资金“托底”之下依旧占优,具备“新质生产力”特色的方向同样有所表现、“突出重围”。

因此,短期不妨关注两会提及的产业政策催化的主题投资行情。从本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关键词来看,主要包括:

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相关的高端制造(机床、机器人、氢能等)、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及算力、高端芯片、量子技术等)

扩大内需、以旧换新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消费板块(旅游、餐饮、家电、“国潮”等)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相关的央企国企等;

资源安全相关的农业安全、能源安全等。

$机床ETF(SZ159663)$$新能源车ETF(SH515030)$$央企改革ETF(SH512950)$

#政府工作报告来了!#

风险提示:以上仅作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提及个股不作为推荐,不作为投资依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上述基金风险等级为R4,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可能出现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等风险。此外,ETF产品特定风险还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等。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法律文件,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