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板块的反弹来的突如其然,3月11日一开盘,新能源车产业链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6.77%、动力电池指数涨10.35%。

实际上,新能源车板块已经“悄悄”反弹一段时间了,2月5日-3月9日,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了21.27%。(以上数据来源:Wind)

$东方新能源汽车混合(OTCFUND|400015)$

低迷了许久的新能源最近确实不断迎来利好!

就拿今天(3月11日)来说,国内某电池龙头突然被摩根士丹利唱多,认为该龙头基本面上有多个拐点,并将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上调至210元。

另外,近日,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把新能源与人工智能联系起来,这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利好不少,那么2024年的新能源车还有机会吗?这一期《新能源车再出发》,我们解析新能源车的行业机遇。

其实,平心而论,新能源车前几年那样强劲且持续的普涨行情可能难再现了,但细分行业的机会仍值得投资者们关注!

一、智能驾驶赛道提速

智能驾驶有多重要?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3次提到“新能源汽车”、2次提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动力层面的变革,下半场则是智能网联化。这两年,该行业迎来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及需求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共振。

从政策支持来看,今年,全国有近2/3的省市自治区将发展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等内容写入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中。

从技术进步来看,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智能驾驶正在从封闭场地测试到道路测试、从试点示范到商业示范运营加速发展。

根据IDC的预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由2021年的1370万辆增长至2025年的249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6.1%。

二、动力电池保持快速增长

动力电池是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另一大亮点。

中国的动力电池做的是全球的生意。

全球资讯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企业中,六家中国电池企业市占率高达63.5%。

当下动力电池出海正在提速,龙头企业通过合资建厂、技术授权等方式加速布局欧美等主流市场。

对于动力电池板块的投资机会,东兴证券认为,当前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且下行空间有限,对产业链价格下降具备一定支撑,在需求端增速维持稳定的格局下,板块整体盈利能力的弹性或将有所提升,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看好业绩见底企稳后回归的机遇。(《2024年动力电池板块投资策略》)

三、整车制造:或将开启价值重估之路

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中的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已达80.6%,车辆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为自主品牌整车厂商带来重大机遇。

国泰君安指出,在自主品牌崛起背景下,优势乘用车整车将开启价值重估之路。一方面,份额潜力有望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对合资品牌的替代,“出海”逻辑将得到强化

另一方面,随着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打开,单车盈利潜力将大幅提升。在价格体系崩塌后,日系合资品牌销量明显下滑,自主品牌在10万元至20万元这一价格带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随着优质车型不断上市,自主品牌在30万元以上的市场替代也将加速迎来拐点。(《新能源汽车 关注三大细分领域》)

做个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进步,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并不会在短期内就结束,从销量、政策等层面看,景气度仍在。

但财多多认为,对于新能源车板块的投资我们需要用平常心去看待,新能源板块曾经在3年内实现了300%的涨幅,这样的“盛况”或许再难有。

因为这个产业并非一两年就能发展起来然后就会消失的产业,而若市场将其视为优质好学生去看待,它有一点不及预期,就可能产生剧烈的市场波动。

所以新能源板块的投资价值可能偏重中长期视角,需要大家立足产业趋势,不断地审视板块的产业前景。

往期回顾:新能源车开打价格战,究竟为什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