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贾淼

在交出一份看似光鲜年报的仅仅二十天后,国内“保健品一哥”汤臣倍健(SZ 300146)迅速褪去光环。

4月1日晚间,汤臣倍健(300146.SZ)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亿元-8.24亿元,同比下降20%-40%。

而就在3月18日汤臣倍健披露的2023年财报中,还是一幅的景象——全年实现营收94.07亿元,同比增长19.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46亿,同比增长26.01%。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业绩预亏,汤臣倍健的解释是,今年一季度品牌推广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这一解释传达给外界的理解是,保健品不好卖了。

不过,如果仔细分析汤臣倍健2023年的业绩,发现有不少地方值得推敲。而最新一季度的业绩,只是其“皇帝的新衣”一个新的佐证。

01

汤臣倍健高速增长时代暂止

汤臣倍健是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龙头企业。所谓的膳食营养补充剂是一个美国的“舶来品”,通俗点说就是一种保健食品。

得益于中国消费者不断提升的保健意识,汤臣倍健在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上制造过多个高光时刻。2010年,汤臣倍健以110元/股的发行价格和115倍的市盈率创下A股发行“双过百”的纪录。

保健品是公认的暴利行业,汤臣倍健上市以后的业绩确实一直在飞速增长。

从2013年到2023年的11年里,汤臣倍健营收从14.82亿增至94.07亿,翻了6.3倍,净利润从4.22亿增至17.46亿,翻了4.13倍。

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导致的消费受阻,公司的业绩出现过一波低谷期,但是到2023年业绩又大幅复苏,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实现大号“两双”,其中营收突破94亿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净利润却只有17.46亿,并没有超出2021年创下的17.54亿最高点。

不过,在行业高速增长背后,汤臣倍健的脚步在2023年其实是不断放缓的。

分季度来看,汤臣倍健营收逐季下滑,去年四个季度分别为31.08亿元、24.88亿元、21.86亿元和16.25亿元,尤其是四季度营收几乎只有一季度的一半。同时归母净利润也同步走低,分别为10.30亿元、5.19亿元、3.56亿元和-1.55亿元,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甚至由盈转亏。

从往年看,汤臣倍健的业务旺季集中在上半年,四季度都是业绩低点,但是2023年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却是创下了公司上市以来第二差(2019年是四季度亏损15.47亿)。

汤臣倍健在2023年的成绩是建立于行业高速增长的基础之上。欧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零售总规模达到2253亿元,较2022年增长约11.6%。

其中,汤臣倍健份额为10.4%,实际上略有提升,稳居第一位,行业第二和第三市场份额分别为7%与5.4%。

在2023年年报中,汤臣倍健创始人、董事长梁允超同时发布了一封《致股东信》。梁允超在信中称,“今年尽管盈利两位数增长,这个数字剔除全行业性的阶段性高增因素外,客观来看,没有任何自喜的理由”。

对于2024年的收入预期,汤臣倍健的目标是“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个位数增长”的目标。

而现实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坏。在4月1日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中,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20%-40%。这个数据也是公司上市以来最差的一季度。

从年报数据看,汤臣倍健的经销商数量也在逐年下滑,2020年为1219家,到2023年已跌至993家,创下了三年来最低记录。

但是公司的存货数量却是增长迅猛,2014年末存货余额为2.29亿,到2023年末余额已经高到9.89亿,翻了4.3倍。

02

广告砸不出盈利能力

是什么拖慢了汤臣倍健的脚步?

从盈利能力看,汤臣倍健近十年的毛利率水平都保持在60%以上,公司在2020年,也就是新冠疫情第一年毛利率一度降至62.82%的低位,之后都是逐年走高,到2023年达到68.89%的高点,保健品的暴利程度可见一斑。

但是奇怪的是,汤臣倍健的净利率却是每况愈下,在2014年达到最高的29.84%,之后震荡下滑,到2022和2023年更是跌到20%以下,分别只有17.95%和18.91%,创下自上市以来最低水平(2019年亏损年除外)。

毛利率是营业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利润率,如果毛利率走高,而净利率走低,说明公司生产成本并没有出现大的上涨,而是受其他经营成本的影响。

深水财经社又观察了公司近十年各项经营费用比率发现,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用一直在大幅增长,从2014年的31.08%上升到2023年的47.59%。

在这些费用中,汤臣倍健的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占营收比例总体是波浪式下降,而销售费用自2014年以来几乎是连年增长,2014年占营收比例还只有23.29%,而到2023年已经高达41.02%。也就是说,公司收入中有超过四成是销售费用,这个费用包含了广告推广费、销售人员提成佣金、装卸运输费等。

也就是说,汤臣倍健的营收是靠大量的广告推广砸出来的,但是却没有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在2020年,汤臣倍健还提出了“科学营养”战略,公司董事长梁允超在当年《致股东信》中还憧憬:“2021~2023新三年规划已经开始了,我们把它定位为从裂变走出蜕变”“实施科学营养战略,打造科学营养产品力”。

但直到2023年,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数据显示,2023年汤臣倍健的研发费用仅1.79亿元,不足销售费用的零头,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至1.91%,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研发费用率的最低水平。

但在今年的致股东信中,梁允超是这样说的,“营销只是好产品的放大器”、“放弃产品创新,就是放弃未来”。汤臣倍健要再用八年时间,初步完成强科技型企业,将公司的资源重点放在“重功能”产品上,以科技力驱动产品力。

看汤臣倍健,不仅要看说了什么,更要看做了什么。现在看来,“科学营养”或许只是汤臣倍健终将露馅的“皇帝的新衣”。

03

汤臣倍健如何突破瓶颈期

经过过去十年的狂飙之后,汤臣倍健的保健品生意颓势已经非常明显,目前来看,收入端增速仍然可观,但是盈利端的瓶颈已经出现。尽管公司的费用投入在大幅增长,但是对于销售的拉动效应已经越来越弱,公司的存货正在逐年累积吃力消化。

到底是保健品市场不行,还是公司经营存在问题?

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发展历史尚短,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习惯尚未完全形成。相比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的渗透率、消费粘性及人均消费金额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得行业竞争加剧,一是行业内国际领先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大型药企和食品企业介入等;二是海外品牌借助跨境电商等方式与国内品牌在线上渠道竞争充分;三是新时代下,新媒体、新渠道、新技术应用等为新品类、新品牌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

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消费者端。

一个现实是,膳食营养补充剂作为保健品,也并不是必选消费。当世界经济“由滞涨步入衰退”的预期已被产学研各界共识,消费者便会自然的收紧钱包。

曾经年轻人的“朋克养生”热潮,现在已经变成了“改省省该花花”的理性哲学,保健品是否真的该花,已经是个问号。而在中老年人的保健品基本盘,也随着最近小林制药的问题保健品事件受到冲击,社交媒体上对于保健品出现了一种普遍性担忧,“没效果还是小事,有效果可能是大事”。

这意味着保健品行业的未来必须进一步抬高门槛,无论是安全层面,还是能够通过真正的强科技创新,通过产品力的提升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以真正满足新一代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这才是汤臣倍健们最紧迫的命题。$汤臣倍健(SZ300146)$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