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时空复利的第1727篇原创


阿里巴巴,披露财报后,有亮点,有不足。

市场不满意Q1的利润,所以美股盘前大跌。

这符合美股的审美,尽管Q1的利润很大原因是一次性支出以及处理亏损投资,但美股的审美就是,别搞那些有的没的,只看利润。


现阶段的阿里,不说具体数字与增速,重点是基本盘,也就是电商。

而阿里电商的基本盘重点,是看似缥缈的企业文化。


我的观点是,阿里还有希望。

阿里的改革重组已经进行了一年了,从公司内部开始搞"1+6+N”,到最近蔡崇信公开承认阿里落后,这期间舆论和经营数据也一直在彰显阿里受到的压力。

阿里的本质依旧是电商,占营收最大头,所以关注阿里,重点还是关注电商业务。

阿里巴巴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蔡崇信,4月初接受了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采访,他在访谈中坦然承认说:“阿里落后了,我们忘记了我们真正的客户是谁。”

实际上这次访谈非常有意思,因为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之一,持有阿里集团接近2%的股份。


蔡崇信的原话很有意思:

“回顾过去几年,我们发现自己落后了,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用我们 App 来购物的用户。我们没有给他们提供最好的体验。所以,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自己,没有真正关注到哪些地方能提供更大的价值。”


阿里价值观的第一条就是“客户第一,股东第二”,一个一直把客户放在第一位的公司竟然说自己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难免唏嘘。

但阿里真的忘了么?

并没有。


阿里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它一开始想要帮忙的对象也是企业、是卖家。

而它价值观里的“客户第一”的客户,也是卖家,因为也是卖家在买它的广告位、买它的运营服务、给它打钱。

在供给匮乏的时代,使命和价值观都是去照顾卖家,这是合理的,也是一致的。

在这个前提下,花精力去帮卖家搞支付、搞物流,同时委屈一下买家用户们,让他们牺牲一下购物体验,去学一学复杂的满减折扣,去同时下载淘宝、天猫、淘特、1688 等好几个 APP,并没有太大关系。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已经是产能过剩时代。

产能过剩时代,需求方的消费者或许更加重要。

拼多多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消费者太好了,不顾一切的偏袒消费者。

但阿里这个时候就拧巴了。

企业文化是要与卖家站在一起,但现实情况是只有讨好买家才有流量,进退失据。


所以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在改变,客户第一,客户已经不是卖家,而是买家。

所以,去年12月底开始,淘宝先后推出了仅退款政策、新疆地区包邮服务、先用后付、店铺体验评分系统升级以及网页版全面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优化用户体验。
实际上就是全面模仿拼多多。

所以聚焦核心板块,淘天集团的GMV增长尤为抢眼。

本季度,淘宝与天猫携手实现用户活跃度与交易频率的双重提升,驱动线上GMV及订单量实现显著的双位数增长。

搜索与推荐引擎带来的收入激增,促使客户管理收入增幅达到5%,大幅超越市场预测的2%。


换言之,拼多多的竞争力是什么?

低价,补贴,拼命对用户好。

难学么?

并不难学,只要阿里认识到了希望,就能学会,就像现在这样。

也就是阿里的电商基本面业务,还能翻盘,扭转颓势,打一个翻身仗。

这种翻身仗,只要数据持续向好,股价翻倍问题不大。


但问题是,阿里的电商业务学会了拼多多,成为了下一个拼多多,但无法消灭拼多多,又如何超越拼多多?

阿里给出的答案是,AI。

可问题是,阿里使用AI,拼多多也会啊。


因为无论借助什么工具,什么力量,电商的本质都是便宜。

所谓的多快好省,实际上便宜才是硬道理。

消费者从来不忠诚,也不需要忠诚。

这就是电商的本质,赛道已经决定了。


所以,现阶段阿里巴巴的逻辑是,基本面反转+低估+回购,这些都会是股价上涨的推动力。

但只要阿里无法改变赛道,就有天花板。

参考亚马逊,实际上已经是一家科技企业,因为云服务贡献3/4的利润。


所以,阿里巴巴股价最值得关注的是,基本面反转+低估+回购。

但阿里巴巴天花板最值得关注的是,能否转型一个新赛道。

$阿里巴巴-SW(HK|09988)$$腾讯控股(HK|00700)$$贵州茅台(SH600519)$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