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以来,ChatGPT掀起一波席卷全球的AI浪潮,在重塑人们对于AI技术预期的同时,也撬动了AI商业化落地的杠杆。除了OpenAI、谷歌、微软等海外互联网科技公司竞相推出AI产品,当前国内通用的大模型“跑分”竞赛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例如,商汤、阿里等纷纷对产品迭代升级,发布“全面对标GPT-4 Turbo”的日日新5.0”和“通义千问2.5”,支撑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算力需求得以爆发式增长,各大硬件制造商也正通过快速迭代的技术革新带动从云计算到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ETF(SH562560)$

AI浪潮催化,信息技术产业链全面受益。

AI芯片、AI服务器、光模块等硬件需求率先爆发

AI浪潮下,充当“卖铲人”的上游基础设施环节需求率先释放。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开展,AI芯片、AI服务器、光模块等环节相应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算力芯片来看,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2024财年四季度业绩表现远超预期,实现收入2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5%,算力需求井喷背景下,其数据中心业务实现收入18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倍,对于未来,公司预期2025财年一季度收入将达到240亿美元(上下浮动2%),验证AI需求持续增长。

3月,在英伟达GTC开发者大会上,NIVIDA推出新一代芯片平台Blackwell及相关产品,在提高算力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其能耗。Blackwell支持万亿参数大型语言模型构建和运行,而成本和能源消耗却比其前身低25倍此外,在传统芯片算力巨头争先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亚马逊、微软、华为、百度、阿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也在加速推动自研芯片,AI迎来“芯战事”。

受益于AI芯片快速迭代,AI服务器有望放量增长。据兴业证券测算,AI服务器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68%,至2026年AI服务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100万台。而根据英伟达此前发布的Spectrum-X方案,算力需求的爆发也将大幅拉动高阶交换机的需求增长。

全球硬件龙头不断推新,一方面验证了AI算力高景气,或持续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信心;另一方面,更强算力加持下,AI相关产品有望赋能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应用终端,有助于AI应用加速落地。

AI端侧应用加速布局,AIPC、AI手机争先面世

在4月的联想科技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的下半场,一定是从技术突破进入到落地应用的阶段,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用户反馈,不断完善,继续创新。而此时此刻的关键词就是‘落地’。“

目前我们应用到的AI大模型的规模在10亿参数级,未来面对数十亿、上百亿参数的模型,仅靠云端是完全不够的。受制于成本、设备、功耗、运行等方面,终端侧势必要在未来的生成式AI应用中占据关键性的位置。

在这种主流趋势下,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硬件龙头积极推出AI功能处理器,为AI PC赋能加码,各大终端品牌也陆续推出AI PC产品,抢占AI PC时代先机,联想在第九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推出首款AI PC产品,戴尔、苹果、微软等紧随其后,陆续推出搭载AI功能处理器的PC产品。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计2024年AIPC销量达5000万台,到2027 年,AI PC 出货量将超过1.7亿台。AI PC未来增长可期。

AI PC产品百花齐放的同时,AI手机也在加速面世,前不久,华为先锋计划推出的Pura70Pro系列全系支持AI隔空操作、智感支付,并接入盘古大模型。三星推出的Galaxy S24系列支持通话实时翻译、语音转录等多项 AI功能。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约为4000 万部,2027年将达1.5亿部,市场占比超50%,渗透率有望持续增长。

算力基建政策引导,信息技术领域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今年4月,北京市《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推动国产算力发展,提出到2027年,实现智算基础设施软硬件产品全栈自主可控,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100%自主可控智中心建设能力,有效支撑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通用和行业垂类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随着全球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AI智能化引领下,全球有望掀起新一轮科技竞赛和产业升级,信息化关键领域自主可控刻不容缓,国产替代大势所趋,或进一步推升国内TMT科技行业景气度。信息技术ETF(562560),为投资者提供抢占AI时代先机,均衡布局信息技术行业的投资工具,截至4月30日,该ETF科技龙头概念暴露度高达92%,此外,在5G应用、消费电子、核心资产、信创产业、数字经济、华为平台、自主可控等概念上的暴露度也均超过了40%。此外,该ETF跟踪指数的个股集中度不高,能有效降低行业风险敞口和个体风险。

(以上数据来源:wind,各券商研报,华夏基金,截至4月30日)

#英伟达股价逼近前高,AI行情卷土重来?#$工业富联(SH601138)$$浪潮信息(SZ000977)$

风险提示:

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涨跌幅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以上提及个股不作为推荐。

1.文章提及ETF及其联接基金均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文提及ETF及其联接基金风险等级均为R4,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ETF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申购: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件,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干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

 特有风险提示:

本基金为指数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