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前三个月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后,二季度终于暂时重回下行轨道。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3.4%,低于3月的3.5%。更关键的核心CPI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至3.6%,跌至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符合预期。

相对于符合预期的通胀数据,美国经济支柱消费释放的信号令市场意外。4月零售销售意外零增长,进一步增强了美联储今年启动宽松周期的希望,交易员增加了9月和12月降息的押注。

在一系列数据公布后,市场对于美联储9月首次降息的预测概率升破了70%,同时预测年底前有两次降息的概率超过50%,风险资产也再度进入狂欢模式,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刷新历史新高。

不过,在乐观的市场情绪之下,一系列隐忧若隐若现,前方的路绝非坦途。

通胀下行难掩隐忧

尽管住房成本继续上涨,但新车、二手车等商品价格加速下滑,部分服务成本增长放缓,推动CPI、核心CPI双双下滑。

从环比来看,4月CPI增长0.3%,低于预期和3月的0.4%。4月核心CPI环比增速从3月的0.4%下降至0.3%,为6个月来首次下降,符合预期。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美国4月CPI基本符合普遍预期,并没有出现意外的上升,在通胀数据连续数月超出普遍预期的情况下,这无疑令人感到欣慰。4月的核心CPI及整体CPI均有所放缓,打消了人们对美国通胀重新加速的担忧,再结合低于预期的月度零售数据,证实了抗通胀趋势重回正轨,经济增长开始放缓。4月CPI也是年初以来首份可能推动美联储提前而不是推迟降息的数据。

通胀回落对市场是个好消息。赵耀庭表示,对于亚太区投资者而言,未来几个月美债收益率将会下行,美元将会走弱,这意味着新兴市场资产,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资产,货币及股票等有望于年中开始上涨。美国方面,随着通胀开始下降,尤其是CPI数据趋缓,周期性及中小型公司可能表现出色。

但需要警惕的是,虽然4月美国整体的消费者价格上涨速度放慢,但四个重要大都会区的通胀率却升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以来的高点。4月费城地区CPI同比上涨4.1%,圣路易斯上涨4%,纽约和旧金山均为3.8%,上述数字都高于全美的平均水平。能源和住房成本是纽约、旧金山和费城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住房通胀也令人担忧。近年来,住房成本在通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CPI中所占权重高达三分之一,在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PCE物价指数中占六分之一左右。在4月CPI构成中,住房价格环比上涨了0.4%,同比上升5.5%,这样的涨幅很难令美联储感到安心。

此外,所谓的超级通胀继续上升,不包括住房成本的核心CPI服务指数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5.05%,为2023年4月以来最高,其中教育成本和交通成本占据主导地位。

相比之下,美国消费降温更能支撑降息预期。美国商务部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未经通胀因素调整的零售额与3月基本持平,远低于预测中值0.4%,3月的增幅被下修为0.6%。销售数据表明一直在提振经济的消费需求出现疲软。

方德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弛对记者表示,CPI公布前一天鲍威尔自己也暗示数据可能不及预期,但事实主要是零售数据不佳,CPI基本是符合预期的,零售数据不佳是因为美国居民在疫情期间获得的超额储蓄已经基本消耗光了,底层消费变得谨慎。

在赵耀庭看来,4月的零售数据令人失望,环比零增长,而之前数月数据向下修正,表明美国消费较之前预期的更加疲软,或会进一步削弱原本已经低迷的第一季度GDP。

降息时点仍是“未解之谜”

虽然美国通胀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小步”,但只是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境,仍难以让美联储确认降息时点。

2024年4月CPI仍高达3.4%,高于2023年6月的3%,这意味着近一年来抗通胀之战的进展基本停滞。而且鉴于此前三个月通胀数据带来的信心冲击,单看4月数据难以抵消之前的三个坏数据,可能还需要额外几个月的数据才能巩固对通胀下行的信心。

张弛对记者分析称,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需要看到2~3次数据下行,美联储才会行动,所以市场只是提前一步走,之前过分押注利率上行,现在只要数据不超预期就是好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

4月CPI报告本身不足以成为重要转折点,意义在于保留了今年晚些时候降息的可能性,并平息了一些人对美联储可能需要进一步打开加息大门的担忧。

财富管理公司Glenmede投资策略和研究主管Jason Pride表示,4月通胀数据为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降息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没有让美联储走上立即开始降息的轨道,还需要几份报告来获得更多信心。

与此呼应的是,嘉信理财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Kathy Jones也强调,4月通胀数据确实为今年晚些时候的潜在降息打开了大门,但美联储还得看到更多通胀下降的数据才会采取行动。

官方层面,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坦言,乐见4月通胀放缓,但仍高于去年下半年的水平,通胀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他希望在支持降息前看到更多这样的报告。

整体而言,近期通胀下行幅度仍不显著,回到2%的目标仍需时日,即使美联储今年降息,幅度也不会太大。虽然美联储9月降息进入视线,今年有望降息两次,但数据依赖模式下未来存在变数,美联储仍将保持谨慎态度。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表示,最大的不确定性是货币政策给经济带来了多大的下行压力。这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并不确切知道。我们可能需要保持高利率更长一段时间,直到弄清楚基本通胀的走向,然后再下结论。

对此,张弛分析称,美联储官员在发表观点的时候其实也比较保守,他们一直在强调需要看数据再进行下一步,连具有信息优势的美联储都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虽然最新数据可能给美联储带来一些通胀正在恢复下降趋势的希望,但官员们还是会想要看到更多数据来树立降息信心。鲍威尔14日也表示,美联储需要耐住性子,让限制性政策发挥作用。

在张弛看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基本上就是保持当前利率一段时候后降息,几乎不会出现加息的情况,按照这个方向去思考不会有太大问题。降息预期其实一直都在变,都推迟了那么多了,但其实这并不影响美股创新高,美债最近也反弹了,现在的环境各类资产都有机会。降息确实是利好,但不降息未必是利空。

展望未来,美联储降息时点仍是“未解之谜”。赵耀庭表示,从鲍威尔近期的言论来看,美联储或于9月宣布首次降息。不过,如果抗通胀进程在5月及6月继续,美联储也有可能先于市场预期行动,7月便开始降息。如果通胀顽固程度超出预期,美联储也可能迟于9月降息。

而且接下来大概率会出现非连续性降息。张弛对记者分析称,美联储这次可能并不是单边降息,过去25年的惯性思维就是降息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降,加息就会一直加,但这次非常有可能是降了之后再停下来,看看数据之后再做下一步决定,不用过于纠结美联储今年降息几次的问题,今年不降的空间可能会放到明年。作者:吴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