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一科技(SH688162)$为什么要在科创板上市,为什么不上在主板,在创业板也行啊,短期的震荡都不会影响后期巨一科技上涨40-45,如果巨一生在主板,我想目标可以定在70-110,只是觉得科创板流动性型差,很多企业都是股东人数几千人。

有一些企业的主力拉升都是亏损的,像$经纬恒润-W(SH688326)$,上一轮拉上市之初从90拉升至250的时候,90拉升之初股东人数2万,拉升到2022年6月150附近的时候,股东竟然只剩5000多人,拉升到2022年8月250附近的时候只剩4000多人,当时市值达到了300,主力真是越拉,人越少,一个300亿,流通股份75多亿的个股,股东人数竟然只有4000人,如果当时人气旺盛,应该可以拉升到500亿,,看见经纬恒润的股东现在在增加,达到7000多人,不知道是不是当时赚钱的那些人,选择慢慢抄底,想象主力心里得多狠这些来抄底的,感觉经纬还需要经过一年时间的,经纬的股价在波动中最终应该会去向到40-30附近开始真正的筑底,那个时候的经纬大股东刚好也要解禁了,看见很多科创板企业,多呈现上市即巅峰,一路回调好多年!

巨一科技经过了长达3年的调整,来到了真正属于他的价值区间,我经常说25亿以下的巨一科技是可以放心购入的,相信这样的机会后面并不多来了,随着今年7月巨一原始股东的解禁和年底控股股东的解禁,巨一也要开始震荡向上发起上涨之路,如果巨一生在主板,我想70起步应该会成为最低的目标,可惜在科创板,只能把目标调低45,到那之后的走势只能说且行且看,巨一的浪潮感觉应该会在年底和明年开年的时候发起,炒巨一其实题材很多,但是住主要的还是巨一科技是合肥工业大学培育出来的优质零部件企业,巨一科技这个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这几年上市以来,发展还是稳健前行,企业规模足年增加,营收也是在逐年增加,巨一的营收增速在2025年会迎来快速发展,这自然是离不开$江淮汽车(SH600418)$三十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投产,巨一科技旗下的道一动力是江淮汽车和巨一科技合资企业,在江淮汽车2023年的采购中如下:

巨一除了是江淮的汽车的主要供应商,产品还应用理想、小米,为什么没有起飞,因为还在筑底,高点130下来刚刚到达底部,需要一个震荡筑底的过程,但是说到巨一科技最大的亮点,肯定是江淮汽车的供应商,江淮拥抱华为的MPV明年开始正式投产量线,这个市场一定会快速的捕捉到这个机会。那时的大股东和创始股东都已经解禁,人气也旺,只是担心的科创板的流动性不好,能否抄到文灿股份、赛德西威、拓普集团当时那样的高度,是真正担心的,只涨到40-45,真的是太遗憾了,其实新能源汽车新质生产力自动化装备领域就两家相对有市场竞争力:威麦斯和巨一科技,可惜的是他们均在科创板。

这两天的江淮是汽车板块最亮眼的个股,未来一段时间江淮都将成为汽车板块最亮眼的个股,塞力斯的风头会逐渐被江淮取代,这是因为塞力斯向上的突破极限市值是2000亿,其实空间已经不大了,就剩那点空间未来要如何拿来运作,相信主力有自己的节奏,这个市场热很简单,几根大阳线,配上自媒体宣传热度就起来了,再来几天你信不信都得信,你不信他会继续发,继续拉,拉倒你信为止,前段时间的自媒体还是利空江淮的。

昨天的江淮在1点:1:30分的急拉升过程中,主力的舆论也一起发力,真的是旧新闻,改了一下,在昨天1点半多平台在多平台一起投放,可见主力预热真的用心良苦,现在投放越来越多,市场也信大嘴,其实大嘴15号至今没有提及任何和江淮合作的车子的事情,MPV也不是今天第一天知道,拉升自然是好事情,我们也开心,跟着主力一起赚点小钱,买卖点这种事情看你个人的水平,持股的和追高的也不用过于担心,高点依旧不是前高, 之前认为上涨会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MPV真正开始量产交付开始主力发起新一轮攻势,那时外部有大嘴的广告宣传,市场有自媒体的大力宣传,股票也有一轮接一轮的高潮,现在突然想明白了主力为何要在新车还没有问世之前开始。

炒股吗,超的就是预期,这就是第一波预期,问世开始投产,就开第二波预期,最后就是回调,等待产能兑现的第三轮预期,相信重磅扶持之下,江淮的预期在2027-2028年是可以兑现的!像25对应塞力斯的市值是380,但是2022年的产能就已经到了340,向下必然没有空间,去年塞力斯新厂房60万投产,按照塞力斯的总和售价择中20-25万营收会就增加1200亿-1500,加上一期老厂房,塞力斯的总和产能就到了1800-2100亿,可是现在就很奇怪,50万的卖的比20多万的销量好,加上12万老厂房综合年综合产能72万量顶峰预期是2200亿,2020年的小康营收不过200亿,2021年也是200亿,但是2022年就来到了330亿,2023没有增速是因为新厂房没有投产,如今你在看塞力斯营收在2024年是不是可以稳步1000亿大关!

还傍身大众各路高手与一身的江淮,新董事长新气象,新厂房,随着20万两年产的新能源汽车的投产,希望江淮在新能源市场发力,持续发力,把丢失的自主品牌找回来,对出口多做贡献,20万辆新能源汽车投产,就意味着江淮营收在丢失的乘用车市场再次发力,按照20万产能意味着对江淮将贡献800-1200的营收,希望新董事长的带领下,江淮可以保持传统轻卡和皮卡、客车优势,保持原有品牌500亿的产能,新投产带来800亿左右的增速,希望在2025-2026-2027-2028年看见江淮突破500,突破800、突破1000、直逼1500!

其实江淮300亿估值是基于他目前轻卡和传统乘用车市场的市值,也是很合理的市值,不要在想调整到2019年那四五块钱的时候,因为江淮传统轻卡的市场占有率依旧优良,早年的江淮在创始人左延安董事长的带领下,轻卡市占率当时保持前三,在2010年前后江淮发力乘用车,很多年龄大的股民应该都知道知道早年的江淮瑞风商用车和江淮越野,也是市场热度第一的国产低价位的民用品牌,席卷大江南北,在长三角地区买的不是一般的好,发展堪比今天的长城,当时的江淮比现在的如今的奇瑞还要猛,那时候的江淮乘用车,真的不夸张长城也只能是弟弟,如果能坚持自主品牌、品质、品控,坚持能持续发力,江淮的市值也不会一直止步于500亿,2005-2015年的江淮在老董事长的带领下,从30-50-80-90-100-150-200-300-400-500亿。2013年的三五百亿还是很惊人的对于后起之秀的造车企业。

可惜的是在上一轮董事长手里,可以说2016-2021年止步不前,一直在走下坡路,基本可以说放弃了自主品牌,主打的就是给别的企业代工,给大众代工,给蔚来代工,原本对乘用车发展给予厚望,在他手里消亡殆尽不夸张,江淮不是靠轻卡职称,快到了倒闭的边缘,当然也就是有轻卡的支撑,江淮的市值基本维持在300附近,但是给蔚来代工和与大众合作,并未给江淮的营收带来多大空间,这是因为早年蔚来的销量并不高,导致营收增速不及预期,现在蔚来也已经全部购下了江淮的老工厂,拥有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工厂,应该江淮也没有机会再给与未来代工,只能说江淮的造车工艺和造车底蕴肯定是比小康要好的,这也是MPV为什么选择江淮的原因!只是傍身大众、傍身蔚来、并没有给与江淮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让自身的乘用车品牌丢失。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