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带不动指数的规律还在延续

声明:本文归玉名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和相关链接。股民想要参与解套课堂和金股课堂,玉名没有任何的、圈子、QQ、微信等,也不提供任何付费指导或付费荐股,只要有人加您,无论QQ,还是微信,直接拉黑或报警。股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永远别想不劳而获。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指数又一次回到了5月开门的位置,尽管这期间有过外盘刺激,如港股持续走强,美股新高;以及地产新政利好的跳空缺口,但市场都是回补了缺口,然后跌回起点。不可否认的是,市场资金和基本面因素并不配合。要承认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周期过去了,如今越来越多人和资金接受弱周期这个概念了,这是好事,实事求是,有利于我们找到根本。包括一季报之后,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经济弱周期的影响。这样资金不是进行所谓高增长的博弈,而是超跌品种的博弈,且轮转比较多,这是要注意的。

  近期很关键一个因素是地产带不带得动指数?市场并不是跟随地产走强,反而是几次地产拉动后,市场都是跳水的,这是一种巧合吗?其实更多地是源于资金对地产方面有太多不好判断的因素,政策要扶植,毕竟地方土地经济需要,但问题是怎么做呢?政府回购,将企业债务变成国家债务,那以后地产公司不是更有恃无恐吗,恒大主流不是更多?所以,炒超跌,炒预期都可以理解,但持续炒,总有陷阱的感觉。尤其是从2022年来几次地产异动后,都是导致了市场的跳水,都是卖出的机会。

  因为放弃了超额收益模式,选择了定投,最终反而实现了更多的收益,乃至于复利效应。很多“以退为进”的收益模式都是股民所不喜欢的,这多少都有点讽刺,反而是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操作方向,而实现了财富,如同底层逻辑,看上去慢,实则收益最大,尤其是时间的朋友,随后零投入持续实现收益。《收益为何总是和股民思维反向?》做了分析,选择指数,本来起点是源于很多投资者博弈不了个股,但实际上指数长期收益又始终强于个股,或者说太多股民博弈个股根本跑不赢指数,而指数又能完成股民完成不了的盈利模式。但股民又不屑于博弈指数,决定还是个股过瘾,这样的矛盾,导致了股民拒绝了很多盈利工具,那么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