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在由上海证券报、上交所投资者服务部与博时基金联合举办的“科创100”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二期启动仪式上,博时基金首席投资官曾鹏发表《2024年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投资主线》精彩主题演讲,为新质生产力带来投资方法论以及投资主线洞见。

新质生产力涵盖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

曾鹏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这是2024投资主线,看好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合成生物学、量子计算等细分方向。

“新质生产力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

具体来看,新质生产力包含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九大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

投资科技新兴产业需把握投资周期和产业周期

曾鹏表示,在投资科技新兴产业时,一定要把握好投资周期和产业周期。不同阶段的公司有不同的估值体系。

对于企业来说,有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估值是不一样的。曾鹏说,要把握不同公司的估值,把握投资背后的规律,根据企业的产业发展阶段进行估值。例如,在产业导入阶段,主要关注产业空间;在企业成长阶段,要看收入、利润、成长的匹配速度等。

对于今年接下来的投资主线,曾鹏认为,战略新兴产业关注以下方面:首先是人工智能算力,主要逻辑是海外先进技术持续突破,国产化需求迫切,受益方向包括国产AI芯片、PCB、光模块及服务器等;其次是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步具备全球技术和成本竞争力,国产电动车开始走向海外市场;三是民用航空,由于C919国产大飞机进入签单和交付快速提升周期,与之配套的国产航空发动机走向成熟。

对于未来产业,曾鹏表示,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空经济。2024年开始进入政策红利期,各地政府发布低空经济产业规划,根据工信部赛迪顾问数据,2030年预测全产业链市场空间超过2.5万亿,当前产业市值比超过10倍;二是合成生物学,全球各国产业政策引领行业发展,成本优势凸显,根据海外咨询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2030年预测市场空间接近4000亿,当前产业市值比超过7倍;三是量子计算,全球科技前瞻战略部署的重要竞争地,量子霸权的出现标志着量子计算领域重大转折点,根据咨询公司BCG预测数据,2030年量子计算市场空间超过3000亿,当前产业市值比超过5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