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利矿业化工(SQM)发布一季报。

财报显示,SQM 2024年一季度收入10.85亿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22.64亿美元,同比减少52.10%;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8.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7.52亿美元。

这也是近一年来,SQM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

亏损拉低“锂王”业绩

SQM是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也是天齐锂业的参股公司。

今年一季度,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25.85亿元,同比下降77.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8.97亿元。这一亏损额已超过该公司2023年全年72.9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的一半。

天齐锂业称业绩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锂产品市场波动剧烈,其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锂产品毛利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联营公司SQM面临税务争议,基于最新的裁决情况,SQM预计可能将减少其一季度约11亿美元的净利润。

SQM运营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阿塔卡马项目,天齐锂业是SQM的第二大股东,拥有其22.16%股权。天齐锂业此后数年的业绩都与SQM的盈利情况息息相关。

今年一季度,SQM业绩的下降也导致天齐锂业对该公司的投资收益下降,进而对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除税务争议外,在锂价下跌的影响下,SQM早在去年便呈现业绩下滑的趋势。

2023年1-4季度,SQM营收分别为22.6亿美元、20.5亿美元、18.4亿美元、3.8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7.5亿美元、5.8亿美元、4.8亿美元、2.1亿美元。

2023年全年总营收74.67亿美元,同比降低30.28%;净利润20.2亿美元,同降低48.4%。

2024年一季度,锂价叠加税务争议影响,SQM营收、利润再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

SQM首席执行官Ricardo Ramos在声明中表示:预计去年锂和电池材料产能过剩的情况将在今年继续,本季度锂的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75%以上。

不过他还认为,预计智利矿业化工的平均价格应在2024年保持“相对稳定”。

碳酸锂价格难言上涨

锂盐价格大幅回落是影响相关锂资源企业业绩的关键变量之一。

近两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所导致产业链内部供需阶段性错配,令碳酸锂价格呈现“过山车”式行情。

自2022年底,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50万元/吨以上,跌至年末10万元/吨附近,跌幅超过八成,目前价格仍维持在该水平。

从供给侧来看:机构预测,中性预期下,2024年全球锂资源增量35.8万吨LCE,消费增量18.3万吨LCE,过剩量25万吨LCE,供过于求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主旋律。

从需求侧来看:新能源市场持续向好的态势也并未发生改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对锂电池的需求将增长14倍,到2050年将增长42倍。

不过就目前而言,虽然需求仍在增长,但在产业链库存的影响下,需求端看不到太多的变量。

这一背景下,包括天齐锂业在内,多家锂企在今年一季度业绩出现明显下滑或者亏损的现象,与一年前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

截至4月末,超过73%的锂业公司利润同比下降,当期行业利润总额为亏损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利达162.25亿元。

提升资源自给保障能力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

从企业年报中披露的最新动态来看,当前锂企正在加速自有资源的开发力度,同时更加注重低成本提锂,盐湖提锂再度受到关注。

本文来源:电池工业网

作者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