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SH000001)$  $金龙羽(SZ002882)$  $郴电国际(SH600969)$  

新能源!光伏产业链全线走强

昨夜今晨,南华早报报道新能源行业投资过热,引发业内关注。天风证券认为,新能源中游因需求增速高于平均水平,但供给收缩,估值抬升,业绩可能提升。今日光伏、新能车产业链大涨。工信部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加强技术创新。中信建投期货认为,硅料价格跌幅或因检修放缓,但短期内反弹概率不高。锂电池方面,供给压力逐月增加,需求可能下滑。业内人士认为,信号意义可能不仅限于新能源,而是对近些年各种“卷”带来的后果的重视。
  • 光伏ETF+2.28%
  • 新能源ETF+1.85%
  • 一个标志性的信号来了!

    昨夜今晨,投资圈最热的一条信息来自新能源行业。据业内引述南华早报的报道,在供给端,释放出“对新能源的过度投资将适得其反”,“新能源行业不应该是唯一的焦点,传统产业的转型也可以发展‘新生产力’”等信号。那么,这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局呢?

    天风证券认为,当下A股的审美偏好可分为:供给收缩、需求增速大于供给收缩、需求不增长。新能源中游就变成了一个另类,因为看好需求有增速,大体离不开新能源,其需求仍是高于平均水平,但不看好新能源中游供给。“新三样”的供给侧改革或来临,估值抬升,供给侧出清见效,业绩可能会提升。

    今天早盘,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宁德时代等新能源龙头股表现非常强劲。

    新能源突发

    今天早上,新能源的热度起来得很快。市场上都在讨论新能源的供给侧改革。其源头还是来自南华早报的一则消息。据报道,在近期召开的重磅会议上,供给端释放出了重大信号。一方面提醒不要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出现不平衡的热潮。另一方面,新能源行业不应是唯一的焦点,因为传统产业的转型也可以发展“新生产力”。对“新三样”商品的支持—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必须“适应”当地条件。

    天风证券认为,“新三样”是好,但无序扩张内卷到所有人不赚钱不支持。也就是从要量要市占率,逐步转向要利润。如果一家公司在成立后几年倒闭,那么发展现代工业和培养新的生产力是不可持续的。新能源中游就变成了一个另类,因为看好需求有增速,大体离不开新能源,其需求仍是高于平均水平,但不看好新能源中游供给。新三样的供给侧改革或来临,估值抬升,供给侧出清见效,业绩可能会提升。

    今天早盘,光伏板块表现明显突出。光伏产业链全线走强,BC电池、HJT电池方向领涨。东方日升涨逾13%,拓日新能、海源复材涨停,金刚光伏逼近涨停,爱旭股份、中来股份等大涨。

    识图:东方日升拓日新能
    全部16

    新能车产业链亦是大涨!

    识图:斯瑞新材航天晨光
    全部20

    其实,供给侧的苗头早已显现。5月8日,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进行修订,形成《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从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生产经营和工艺水平、产品性能、安全和质量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卫生和社会责任、监督和管理等几大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和具体建议,适应于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生产企业。

    《征求意见稿》提出,锂电池企业及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并提出要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经营、技术条件、工艺水平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若干条指导意见。比如,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申报时上一年度实际产量不低于同年实际产能的50%等。

    5月17日下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提出,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当前的市场格局

    目前硅料价格仍处在下跌区间内。硅业分会数据显示,目前17家多晶硅企业中有5家开始检修,且头部企业过半数已有检修计划,预期当下的时点或是年内硅料过剩的峰值,往后看预期6月减产规模或将继续扩大,第三季度开始或将加速出清落后产能。需求角度看,市场成交较为冷清,硅料厂挺价意愿较强,或对价格形成支撑。硅片、电池片、组件等情况类似。

    中信建投期货认为,后市硅料跌幅或因检修而逐步放缓,但目前硅料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因此短期内价格反弹的概率不高。

    锂电池方面,在供给侧,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以及江西、青海地区企业开工上行,碳酸锂产量将继续提升。另外4月智利往中国出口2.29万吨碳酸锂,5月至6月将陆续到港,或对国内市场有一定冲击,整体来看,供给端压力仍有望保持逐月增加态势。

    在需求侧,5月汽车表现较为疲软,政策落地效果暂未显现,6月虽然存在冲量预期,但上游需求已经提前反映,对当期锂盐需求影响有限。储能6月同样有抢装和交付的支撑,但需求仍旧是已经前置,对碳酸锂的需求同样并不会体现在当月。6月锂盐需求通常对应着7—8月的终端需求,而该短时间是季节性淡季。此外,3—4月正极材料产量和电池产量对应着材料环节的累库,6月或有去库动作。分析认为,6月锂盐需求较大概率下滑。

    业内人士认为,信号意义可能还不仅在于新能源,而是近些年,各种“卷”带来的后果可能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这对于此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赞][赞][赞]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