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蓝箭鸿擎科技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鸿鹄三号”卫星星座申请备案,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一计划拟放万颗卫星,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商业航天产业化方面的雄心,也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提交的“鸿鹄三号”卫星星座备案,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星座计划包含10000颗卫星,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直接或间接持有超过67%的股份。

蓝箭航天作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军企业,已经成功发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搭载了三颗卫星并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这不仅证明了蓝箭航天在火箭领域的技术实力,也显示了其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力。

随着商业卫星和商业火箭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商业航天,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低轨小卫星星座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卫星互联网已成为“新基建”的一部分,商业火箭行业也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转向商业模式验证阶段,迈向大运力、高频率发射的新纪元。

斯瑞新材、铂力特、大族激光、航天电器等多家上市公司与蓝箭航天合作,参与商业航天产业布局。斯瑞新材通过投资蓝箭航天,推动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等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铂力特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帮助蓝箭航天研制并批量生产液氧甲烷发动机零部件,航天电器则加快商业航天领域的产业布局,与蓝箭航天等客户开展合作。

光大证券的研报预计,2024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有望超过7200亿元,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行业潜力巨大。商业航天远期市场空间超过万亿元。

然而,商业航天领域的崛起也伴随着挑战。国内商业火箭领域公司主要依靠市场融资维持运营,企业经营压力大,盈利模式不清晰,存在一定的泡沫。此外,随着民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卫星发射数量不断增加,卫星发射场地有限,导致每次发射卫星需要排队,行业出现了“一位难求”、“星多箭少”等现实困境。

“鸿鹄三号”计划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一大步,也是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相关上市公司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支持,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面对行业挑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优化经营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关注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机会时,也应充分考虑行业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关注我,给你更多有用的信息。

#降碳行动方案来了,新能源赛道要爆发?#$陕西华达(SZ301517)$$航天晨光(SH600501)$$航天环宇(SH68852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