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资对中国资产“信心满满”,集体唱多!证券板块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被提及。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未来十年,中国将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旗舰证券公司,相信2023年至2030年中国证券行业收入增长将远高于1990年至2022年间日本证券行业。瑞银预测,2023年至2030年中国证券行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逾10%,并表示中国证券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瑞银预计,中信证券及华泰证券将扩大领先优势,因在财富管理和海外业务等领域具有优势,并将中信证券及华泰证券2026年至2028年每股盈利预测提高8%至16%,而目前股价未反映有关潜力,估值较同业具有吸引力。瑞银将中信证券港股目标价由21.7港元上调至23.3港元,将华泰证券港股目标价由12港元升至13.1港元,评级均为“买入”。

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均有较为成功的并购经验,两家券商均通过并购重组快速增强实力、补足短板、扩充资本。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还和大家复盘了一下中信证券的并购史,点击回顾>>【盘点】回顾“一哥”中信证券的并购史,对券商合并有何启示?

机构指出,今年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元年,对行业影响或将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券商整合的投资机会尤其值得关注:并购重组加速本身就利好券商股价反映,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又将提高龙头券商的市占率和收入、利润的稳定性,平台话语权的进一步增加,也将有利于券商成本的控制能力较往年大幅增强。

另外,外资机构除了对中国证券行业发展表态乐观,对于整体中国股市仍持积极看法。

5月29日,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其团队在报告中指出,近期股市出现回调并不令人意外,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入市机会。

自5月20日触及年内高点以来,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回落了4%和2%,引发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反弹持久性的质疑。高盛表示,从经验上看,牛市(或周期中期)回调很常见,由于投资者可能需要时间去消化近期的政策消息和市场涨幅,因此短期内离岸市场出现进一步盘整也不足为奇。高盛认为,政策托底机制的效果已很鲜明。中国政府正在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为股市提供明显的底部支撑,特别是房地产和地方债领域的政策有助于化解股市尾部风险,提振了市场信心,进而有效提升中国股票的公允价值。高盛称,“近期出现的回调并没有改变我们对于中国股市的核心观点,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入市机会。

 

当前,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PB为1.14倍,位于指数发布以来0.4%分位点(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2020/2/20-2024/5/24),处于历史估值低位。近期市场对于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充满预期,证券公司的并购与重组或将成为行业内较长期的主旋律。

看好头部券商未来估值修复空间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ETF东财(159692)一键布局30家头部上市券商,标的指数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从证券公司中选取业务排名靠前、市值规模大、营业收入高、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相对较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证券公司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以上信息来源: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证券ETF东财(SZ159692)$$中信证券(SH600030)$$华泰证券(SH601688)$#A股走弱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个股/板块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