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高考第一名的同学,2010年上了华中科大分数最高的土木工程,读了7年本硕,又去同济读了3年博士,2020年毕业,赶上。

还有一个同学,当年勉强上了个二本的汽车专业,2014年毕业后,去合资车厂简历都投不进去,当年如日中天的长城、吉利也进不去,最后只能去比亚迪,现在10年过去了,混到管理层了,还拿到了大涨的股票期权。

看起来,似乎一切都是命,但本质上还是行业周期决定的。

如果某个行业有超额利润或者发展前景好,行业内外的资本就会疯狂的冲进来扩张,最终消灭一切的超额利润、把高增长行业也能搞得极度产能过剩,把高利润行业搞得大家赚不到钱甚至亏钱,这里极度内卷,中国大概是全球内最卷的国家, A股就是极致的内卷。光伏新能源是这样,芯片半导体同样如此,甚至高端白酒也没能逃过这个魔咒。整个大环境会让任何红火的行业慢慢熄火。

但因为行业周期的因素,一些热门的行业,现在就业老大难,如房地产建筑,一些冷门的行业,反而可能几年后炙手可热,如汽车行业,现在又要开始慢慢变坏了,特斯拉、理想等都大面积裁员了。

由于学校课程落后,大学教的内容脱离科技前沿和社会需求,即使你认真学毕业后也未必有用,中国大学严进宽出,大学学习极为宽松,很多学生中学读书太苦,大学就彻底放飞自我,四年大学基本也没学到什么东西。所以高考志愿填报最好的策略,可能是优先大城市、名校,忽略专业因素,要逆周期选专业,要选就选相对低分冷门、随便学学就能毕业的专业,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反正也可以跨专业就业。

背靠大城市和名校,能接触到更优质的人际圈层、增广见识,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尽量多的社交,认识更多的朋友。同时多锻炼身体、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充分利用大学相对自由的时光,寻找、发展、培育自己的兴趣。

人活一世,你所拥有的财富、权力、地位,更多的来自时代和运气,时也命也,这些自己无法把握的东西,甚至远比努力和能力更重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