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lly

有着“千亿硅业帝国”之称的合盛硅业,正经历着业绩和管理的双重压力。

4月29日,合盛硅业发布了2023年财务报告,合盛硅业实现营业收入265.84亿元,同比增加12.37%,但净利润却大幅减少。

数据显示,2023年,合盛硅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3亿元,同比减少49.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1.88亿元,同比减少56.80%。

此外,自2023年下半年,合盛硅业便因“公司前高管妻子实名举报”而陷入“举报门事件”。至今,该案仍处于辩论、庭审难解难分阶段,孰是孰非尚未揭晓。

回顾合盛硅业的发展,从一家小小的草帽作坊起步,到成为硅业的千亿帝国,再到如今成长的烦恼……充满传奇色彩的发展历程,同样引人警醒。

从草帽作坊到硅业巨头

合盛硅业,在硅材料行业中,曾经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辉煌。

1989年,拥有国企“铁饭碗”的罗立国毅然决然选择了下海创业。

彼时,罗立国的家乡浙江省宁波慈溪长河镇,以编织传统慈溪金丝草帽闻名。罗立国也便“顺水推舟”,创办了慈溪市申谊工艺品厂,主业就是编织草帽。

或许连罗立国自己都没有想到,小小的草帽生意,竟可以在1年做到产值260万元。业绩最好的时候,罗立国的草帽日销可达上万顶,也因此收获了“草帽大王”的称号。

当然,这也成为了合盛硅业成立的基石。

在此后的发展中,罗立国一边经营着草帽业务,一边思考如何让企业的发展更加多元,也因此在进军硅材料之前,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了5年。

2000年11月,对硅材料有着浓厚兴趣,且预见到其巨大市场前景的罗立国,成立了宁波罗宁硅酮制造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宁波格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主营硅橡胶产品。

2005年,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后在新疆、浙江、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建立了数字化智造基地,形成了完整的硅基全产业链。

进入21世纪,合盛硅业抓住了国内有机硅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断完善工艺、扩建和增建装置,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并于201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过千亿元,成为行业内名副其实的千亿巨头。

然而,好景不长,合盛硅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

最直观的,就是业绩的下滑。

根据合盛硅业发布数据,2019年该公司营收、利润双双下滑,营收为89.39亿元,同比下降19.30%;净利润为11.06亿元,同比下滑高达60.56%。

2020年,合盛硅业营收和净利同比增长,但较2018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2020年合盛硅业实现营业收入89.68亿元,同比增长0.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增长27.71%。2018年,合盛硅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高达110.76亿元、28.05亿元。

合盛硅业营收下滑,股价自然会有所体现。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最近两年,合盛硅业的股价累计下跌45.71%,市值从2700亿元,缩水至550亿元左右。

同时蒸发的,还有合盛硅业创始人罗立国的财富。

《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罗立国以480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442位。虽然再次登上富豪榜,但较2022年的巅峰时期,罗立国的财富已经缩水520亿元,排名下滑322名。

合盛硅业业绩的下滑,固然和行业需求低迷、有机硅产品销售价格下跌,导致硅行业整体弱势运行有关。但更为关键的,或在于合盛硅业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其家族化管理模式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合盛硅业董事长为罗立国,总经理为其儿子罗烨栋,公司副董事长则为其女儿罗燚。

根据合盛硅业披露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罗燚、罗烨栋、罗立国分别持有5.47亿股、1.92亿股、1.79亿股、1055.88万股股份,对应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6.24%、16.28%、15.18%、0.89%。

在商海之中,公司的股东多为家族成员这一管理模式,必然会影响公司的现代化治理结构。而目前来看,合盛硅业也未逃脱这一定论。

在业绩受挫、管理模式备受质疑的当下,“举报门”对于合盛硅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继2023年,罗立国遭合盛硅业前总经理妻子举报后,2024年1月26日,合盛硅业原总经理方红承妻子孙丽辰再通过公众号“方红承冤案家属”发文,称合盛硅业涉嫌伪造公文、隐瞒危废处置、欺诈上市。

尽管案件尚未尘埃落定,但对合盛硅业的影响显而易见。

能否重塑辉煌?

在面对当前的挑战时,合盛硅业需要调整战略,优化管理结构。同时,积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布局新技术、新产品。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新疆阿合矿业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勘查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合盛硅业间接全资持股。

此外,早在2022年,合盛硅业就开始布局多晶硅,并宣布将用约850亿元进行投资,打造全球硅基全产业链。

合盛硅业比较重要的投资指向光伏板块,包括鄯善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作项目以及高总量的光伏组件等。

2022年6月,合盛硅业的多晶硅项目正式动工,生产装置2023年10月全流程贯通,并在2024年1月实现了首条10万吨量产。

合盛硅业多晶硅项目已经实现量产,但进度并不顺利,或未达预期。

这一点,从合盛硅业进军该领域前后的态度中,也足以得到印证。

2023年5月15日,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在股东大会现场上谈及切入多晶硅的理由,对盈利前景抱有很大期望。

展望40万吨投产后的销售情况,罗立国表示:“(前年)多晶硅价格一下子卖到30万元/吨,这个太可怕了。即使1吨赚1万元,40万吨也是40亿元,所以我说它能干。”

“即使多晶硅卖到7万-8万元/吨,合盛硅业多晶硅项目依然能赚钱。我一条线10万吨,人家一条线1万吨,我的运行成本比它便宜1万-2万元/吨,它关门我还可以撑着,是这么计算的。”罗立国放出豪言。

但在2024年4月12日,合盛硅业在互动平台上却一改豪言壮语,颇为保守地表示,东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正按计划建投中,预计于今年第二季度投产,具体进度受工程施工、设备调试、产品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事实上,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于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已经超过了业界的预料。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多晶硅售价还在19万元/吨,二季度就降到了8.6万元/吨,三季度、四季度则降到5.5万-5.7万元/吨。

此外,合盛硅业的负债压力也愈加凸显。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合盛的负债率已上升至63.77%。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合盛硅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已达到—25.94亿元,合盛硅业经营赚来的钱已不足以覆盖经营支出。

一边是主业“造血”能力下降,另一边是业务领域却越来越广,可钱还没有赚到。

虽然合盛硅业再创辉煌的心是好的,但前提或许是量力而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