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最近,有一个板块突然上涨,打了不少投资者一个措手不及,那就是eSIM,板块指数一天上涨了2.6%,像$美格智能(SZ002881)$$广和通(SZ300638)$$恒宝股份(SZ002104)$等玩家的上涨幅度都超过了3%

eSIM板块

那究竟啥是eSIM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嵌入式的SIM卡,和SIM卡最大的不同就是将传统的SIM卡直接嵌入设备的主板,无需再插上一个实体卡。有了它之后,电子终端也能够实现接打电话、发短信等功能。

要知道,再2022年9月的时候,苹果在美国推出了仅支持eSIM的iPhone。而到了去年年底,我国的eSIM卡市场迎来了非常关键的一步,那就是苹果的iPad国行版本首次支持了eSIM功能。借助此项技术,新款iPad(第10代)无需实体SIM卡也能实现蜂窝数据连接。

那么,eSIM卡至今,究竟已经发展得如何了,这个市场会成为下一个蓝海市场吗?让笔者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在曲折中前进

其实,针对eSIM技术,虽然说苹果在两年前带火了它,但是它说实话也不是什么特别新的技术,摩托罗拉比苹果早三年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仅支持eSIM的手机。

我国在很多年前已经开始研究技术应用了。比如在多年前,有关部委就表态正在研究推进eSIM技术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应用范围。

SIM卡演化过程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全球存量智能手机支持eSIM功能的比例也没有超过40%,尤其是在国内,可以说其还处于起步阶段,离大规模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三大运营商便已经开始试点该业务,但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中国电信(601728)宣布要停用eSIM卡业务,而更早些时候,移动和联通也宣布要暂时停办eSIM业务。


但是到了去年年底,中国电信开始反复横跳,官宣正式恢复办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支持智能手表和手机共用一个号码。此外,中国联通(600050)准备和苹果深度绑定,iPad支持的eSIM套餐业务是联通的“独家生意”,据官方的消息,它已适配支持2024款iPad Air和2024款iPad Pro,希望通过这项业务为联通的业绩锦上添花。

研究机构对于eSIM的未来还是有着乐观的预测。据GSMA智库预测,到2025年eSIM手机连接数将至少达到8.5亿,在2030年升至67亿,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数的比例将超过四分之三。


二、动了别人的蛋糕

eSIM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如果把它的产业链拆开,你会发现其包括上游厂商、平台服务、终端、用户等板块。在我国,其实运营商仍占有较强的话语权,他们可以通过预置号码的方式延续eSIM生态下对于客户的管理,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eSIM产业链情况

而在经常被卡脖子的芯片领域,国内玩家也在积极布局。比如紫光同芯近些年开始为手机、汽车、物联网等产品提供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尤其是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也打造了车规级eSIM解决方案,以替代SIM卡。为国内大规模推广eSIM做了充足的准备。

但是,为什么感觉国内对于eSIM的支持有种时快时慢,犹豫不决的感觉呢?

笔者觉得这是多因素造成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可能动了三大运营商的蛋糕,毕竟对于那些利用存量用户规模构筑市场“护城河”的运营商玩家,eSIM会让转网门槛降低,进而对用户的控制力下降。而且为了支持eSIM,运营商还需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改造,背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此外,eSIM还会对已有的运营流程计费模式造成影响,本来在国内话语权很强的运营商们,更不愿意去拥抱这项技术。

根据eSIM本身也并非完美无缺,由于eSIM转移过于容易,一张二维码就可以实现eSIM换机,这就很容易增加资产被盗的概率,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黑客更是可以利用 eSIM 让设备重新连接网络,进行监听活动。


三、难以言喻的行业

可以说,eSIM具备低成本、更小体积、高稳定性、使用便捷等诸多优势,理应成为全村的希望,尤其是在物联网领域,eSIM的应用几乎成为一个“必选项”,毕竟对成千上万的物联网设备而言,拆卡换卡明显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由于行业玩家切换这个赛道的意愿并不强(为了维护传统SIM卡的销售和盈利模式),行业的发展也一直停滞不前。

同时,高层对虚拟运营商的监管正在不断加强,eSIM卡的办理如果在未来推广开来,有国外的前车之鉴,肯定也有有着更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在面前众多困难和挑战下,eSIM的普及,尚需进一步观察。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工信部研究推进eSIM应用#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