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品“SiRO”已经实现了碳足迹追溯


6月12日,协鑫第一家曝光SENC展带来的新品组件;同时全球第一条光伏碳链——协鑫碳链在上海正式亮相。

这款由协鑫集团旗下协鑫集成、协鑫科技联袂蚂蚁集团共同开发的协鑫碳链管理平台,将有机融合区块链数字技术与颗粒硅低碳科技,持续高效放大光伏全产业链控碳减碳效应。

在当日的发布会上,协鑫集成重磅发布基于协鑫碳链的上链产品——“SiRO”碳链数智化组件。同时,协鑫联合华为技术、蚂蚁集团、上汽集团等8大行业头部企业,共同发布构建协鑫碳链生态圈。

协鑫集成执行总裁张坤在发布会上表示,协鑫碳链是全球首家基于颗粒硅技术+区块链技术+数智化技术的光伏产业碳链管理平台。该平台将有望实现颗粒硅组件产品低碳足迹的可视化、可量化及可信化,在动态追溯下单块组件碳值达到全行业最低。未来,协鑫碳链将加速推进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助力光伏行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早日跻身低碳化、无碳化、脱碳化产业创新阵营。

值得关注的是,协鑫碳链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底座,可将其上链产品的碳值、性能、资质等逐一披露存证落块,从而实现产品信息可追、可查、可信且不可篡改,完全实现产品供应链溯源、产品碳足迹以及企业组织碳管理。

而“碳链组件”与同类产品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只需扫描组件二维码,即可直观读取产品信息、碳足迹报告、生产工厂、原材料溯源、ESG报告等关键信息。这是行业内首次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光伏组件碳足迹动态追溯。

通过更真实可信的溯源数据、更科学有效的防伪手段,协鑫碳链及其上链产品可有效实现从源头开始降碳控碳脱碳,并大幅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数据显示,作为组件的上游硅材料,协鑫科技碳足迹表现优异,每生产1千克颗粒硅,其碳排放仅为37.0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相较于西门子法棒状硅一直保持的55.000千克二氧化碳/公斤全球最低纪录。

另外,单位碳排放减少近一半,每10万吨颗粒硅可减排二氧化碳超200万吨。协鑫集成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行业持续降碳,由上一代技术碳值由600+当量到目前行业均值约470当量。在协鑫碳链加持下,产出的碳链组件最低碳值可达370当量,并在1-2年内将实现320当量目标。

2021年10月和2024年5月,协鑫黑科技“双子座”颗粒硅以及由颗粒硅制造的低碳组件,分别获得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颁发的全球第一张最低碳足迹认证证书。

02  ESG将成欧洲组件的准入门槛


当前,低碳生产、低碳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一方面,中国正积极推动“双碳”目标的落实;而另一方面,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进口至欧盟或从欧盟出口的高碳产品,将缴纳相应额度的税费,或退还相应的碳排放配额。CBAM定价机制的提出,对中国光伏企业将带来重大影响。

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新变局,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影响着国内光伏企业的长远发展。

光伏企业一直重视包括减碳在内的ESG工作。各家企业均发布ESG报告。把碳管理到生产端、产品端实现数字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今年年初,晶科董事长李仙德在接受赶碳号采访时提到,晶科能源不仅拥有领先的n型技术、一体化产能,而且拥有数字化能力。李仙德表示:“数字化交付,将会让我们客户看到我们整个公司的 ESG 情况,包括供应链追溯体系,也包括碳足迹。”

李仙德判断:“未来ESG可能就变成了敲门砖。假如企业没有ESG这个能力,就进不了欧洲市场。”

“协鑫一直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同时,在碳足迹管理方面也具有天然优势——协鑫的光伏产业链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布局,且上游还有颗粒硅这个全球唯一被市场大规模验证认可的低碳产品。”协鑫科技副总裁宋赟波表示。

据介绍,协鑫集成旗下TOPCon系列组件的6款明星产品已于5月21日成功通过德国莱茵TV的严格审核,荣获ISO14067产品碳足迹证书。

张坤则表示,协鑫始终锚定国家“双碳”目标,密切关注市场动向,目前协鑫碳链及其产品的开发处于1.0阶段,该阶段目标是实现链上每一个产品的商业化,为碳链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带来溢价;后续的2.0阶段,公司将积极参与行业低碳相关标准的编写、制定,通过强大的数据基础来支持光伏全产业链碳减排路径规划并赋能光伏主辅材供应链精准降碳,一起推动光伏产业低碳化发展。$协鑫科技(HK|03800)$$协鑫集成(SZ002506)$

END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