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SH000001)$  $天坛生物(SH600161)$  $海思科(SZ002653)$  

利空突袭!震动医药圈!医药商业板块集体杀跌

医药流通领域利空来袭,大参林、健之佳等股票跌幅超6%。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涉案金额达50亿元。国家医保局发布文章,推动医药价格信息公开透明,西安市医保局已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市场担忧医药企业销售渠道价值将大幅衰减。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AI生成

医药流通领域利空来袭!

今天,医药商业板块集体杀跌,大参林、健之佳跌幅一度都在6%以上,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柳药股份、国药一致等跌幅都比较大,整个板块跌幅一度超过2.7%。与此同时,中药板块也出现了大跌行情。

从公司质地来看,医药商业流通这个领域近年出现了不少白马股,业绩、现金流普遍较为稳定。那么,今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整个板块突然杀跌?从消息面来看,主要有三大利空突袭:

一是新华社今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涉案金额达50亿元,32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查明实际涉案空壳公司多达1171家。

二是昨天,国家医保局发布一篇题为《再也不担心药买贵了》的文章。西安市人民政府网也发布消息,西安市医保局目前已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连通了6000余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覆盖16万余条药品数据,医保药品价格现在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药价更加公开透明。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使大多数药企丢失渠道利益。

三是今天陕西推出了医保比价程序,市场此前对于“四同药物”、全国中药集采等的中药降价担忧被集中触发了。

医药板块利空突现

今天,医药板块突然出现大级别杀跌,医药商业跌幅一度达到2.7%以上,而中医板块跌幅亦一度达到2%以上。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首先,一个大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和医药圈的震动。

新华社6月13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日前侦破一起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涉案金额达50亿元,32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2024年1月,乌兰浩特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30多家公司在没有业务往来的情况下,频繁给药品生产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经初步核查,该案件涉及公司分布在多个省份,作案手段隐蔽,涉案金额巨大。

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工作。随着调查深入,专案组发现,此前已掌握的30多家空壳公司仅仅是该案件的“冰山一角”。专案组通过建立相关数据模型对涉案公司进行全维度分析研判,查明实际涉案空壳公司多达1171家,涉案金额合计高达50亿元。

5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日前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要求,持续规范医药生产流通秩序。加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力度,紧盯项目招采、目录编制、价格确定、项目申请、新药申报、回款结算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医药领域风险,聚焦虚开发票、虚假交易、虚设活动等形式违规套取资金用于实施不法行为,保持打击高压态势。由此来看,医药流通领域的问题已经开始逐渐暴露,并进入到整顿阶段。

渠道价值衰减?

其实,导致医药商业和中药股大跌的直接原因是今天陕西的一个动作:6月13日,据国家医保局官微,陕西省医保局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对平台功能做了积极拓展,通过陕西医保APP、微信小程序等,实现药品价格在群众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推动药品价格更加公开透明。

有机构表示,今天陕西推出医保比价程序,市场此前对于“四同药物”、全国中药集采等的中药降价担忧被集中触发。目前看来,比价程序、四同药物等对药店行业毛利率的杀伤力比较大,但对中药行业影响预计有限。公司院内外销售的产品不只是规格不同,在剂型、制作工艺、外包装便捷程度等均有差异,院外产品成本更高所以价格更贵也有合理性。

其实,昨天就发生了影响这个板块的两大消息:一是国家医保局发布一篇题为《再也不担心药买贵了》的文章。文章以深圳市医保局升级推出的“医保价格通”系统为例,进一步推动医药价格信息公开透明,通过“晒价”“比价”促进“控价”。二是据西安市人民政府网消息,西安市医保局目前已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连通了6000余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覆盖16万余条药品数据,医保药品价格现在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药价更加公开透明。

有专业人士表示,中国的药品价格起初是由国家发改委医药价格处制定,但只规定最高限价,并不规定市场价,所以全国药品售价千差万别。2015年,国家以招采和市场定价取代政府定价,而由于各省份的招采平台数据编码标准不统一,数据也不互认,导致药价的差别更大。如今来看,全国似乎要形成“从医疗机构到零售药店再到网络渠道统一价格”的趋势。而若医院药品的价格与零售店的价格一致,也就意味着医药企业销售渠道的价值将迎来大幅度衰减。

针对今天大跌的原因,有机构表示,理解此次价格治理更多针对线下不合理高价和线上不合理低价品种,并非要求线上线下同价、院内院外同价,线下及院外存在价差为合理现象;且价格治理的政策细则仍待细化,短期内影响或有限,中长期来看,价格体系的规范将有利于经营更合规、调整能力更强的龙头企业。

此外,统筹政策更多为阶段性规范,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截至2024年5月,统筹门店渗透率仅有17.4%,相比医疗机构30%以上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处方来源的放开和支付待遇提升仍是主要方向,当前的规范或是为更大范围的纳入做准备。

[滴汗][滴汗][滴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