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低迷的时候,家里人也会有疑惑,“我们的方法是不是错了?”

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我会不会真的错了?

市场上有很多投资的方法和投资的风格,有价值派、成长派、趋势派、看线派、箱体派、波动派、股价派、指数派等等,可谓百家争鸣,百家齐放,没有说哪一种肯定是赚钱的,哪一种在某个时期一定跑赢另一种的。

金融大鳄索罗斯显然不是价值投资,他靠着做空股市和汇市大赚特赚。利弗莫尔在破产自杀前称得上赚钱最快的操盘手。费雪和彼得林奇都被称为成长型投资的代表,但风格上也相去甚远,前者主张集中投资,而后者却同时持有1400多只股票,每年要走访200家以上的公司,阅读700多份财报,头发白得快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算都被冠以“价值派”,老巴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以及他的师兄施洛斯又是不一样的风格,格雷厄姆和施洛斯是“捡烟蒂”的传统价值投资,而老巴则更注重公司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是“企业驱动型”的价值投资。

同样都是巴芒信徒的李录和段永平,他们的投资风格也有所区别。从目前的持仓看,李录主要投资于谷歌、美国银行和伯克希尔等,最大仓位的谷歌约为37.5%,而阿段80%以上的仓位都集中在苹果,前者更平均,后者更集中。

前面聊到的投资大师们都赚到了大钱,也都是我们可以努力学习的对象。有的时候不是他们的方法错了,而是我们学的还不到位。投资方法千千万,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只是我的眼光有点高,胆子有点肥,就定在了巴芒二老。

因为巴芒的投资方法和人生哲学对我的胃口,适合我的脾性,也觉着以自己的悟性或许有机会能看明白他们二老说的一些话语,而这些话语前后逻辑自洽,读来令我赏心悦目,好不快活。尽管近几年没赚到钱,但他们对人生积极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让我在生活工作中受益不少,感激不尽。而其他的方法实在看不懂,理解力不够,也确实不适合自己。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至少这种方法能让自己心里舒服。

不过将投资分那么多似乎也没多少意义,正如巴芒经常提醒我们的那样:“所有明智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这个词本身是多余的。如果寻求价值的行为本身不足以证明物有所值,那么‘投资’有什么必要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