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场放量到8400亿,指数和情绪有修复,但大盘周线收了四连阴!

不过,今天市场还是有看点的,科技线这边依旧是轮动上涨,盘后又出利好,5000亿的科技创新基金开始分批落地,对科技线又添一把火。

CPO方向今天大涨,其中,“易中天”的新Y盛、中J旭创均再创历史新高,而J桥科技低位拉涨停。

这里的运行核心逻辑,还是锚定的美股AI龙头英W达的走势。可以看出,市场资金对于AI硬件端业绩落地的持续预期依旧存在,而大A的CPO硬件端方向是和英伟达合作最密切的概念分支。

一起看一组数据,本周纳斯达克三巨头股价均创历史新高,周涨幅方面,苹果涨8.81%,微软涨4.18%,英伟达涨7.23%,三者加起来的市值已经超过了9.5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整个大A目前的总市值,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不得不承认的是,M股的科技可以引领全球,那所有跟科技相关的行情就会有一个特点,就是跟随M股的科技龙头进行炒作。

大家可以回溯一下,最近几年,每一次大的科技产业周期炒作,A股是不是会顺着全球总龙头的逻辑来进行交易?

比如,2019年的TMT行情,是不是炒的苹果概念;

2021年跟2022年炒的新能源汽车,是不是跟随特斯拉

2023年初的AI应用端的炒作是不是跟随微软,2023年5月底开始到现在的AI算力硬件端跨年的炒作,是不是在跟随的英伟达?

A股存储芯片这两个月的炒作节奏,是不是跟随的美光科技?因为随着AI应用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日益增长,芯片行业,特别是专门为AI和机器学习设计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将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一般来说,只有相关概念的总龙头打开空间后,市场才能讲更多的故事,回到A股上来,就是很多公司成为科技线密切相关的概念股后,股价才迅速崛起。

比如,苹果股价近期的暴涨,也是因为AI的正式发布,有望推动应用端加速发展。而我们这边的消费电子也跟随了一波。

这是大家以后在选股时候,可以锚定的一个思维模型

再回到今天的市场,虽然放量到了8400亿,但指数依旧很羸弱,大盘低点今天一度探到了3011,下午依靠银行、证券等大金融才保住了3000点没破。

但是,这种拉权重护指数的行为,于市场的真正修复没有多大的帮助。

本周市场的炒作核心,就是围绕着一个科特股在轮转

从半导体的光刻胶光刻机到HBM和GAA,

从AI硬件的PCB到AI手机、AIPC消费端,再到今天的CPO

资金就在科技线的板块内部之前,以及板块与板块之间做着高低切。

比如芯片方向,高位的协和股份、上海贝岭万润科技等走退潮调整,低位的东晶电子、先锋电子在做补涨。板块之间,昨天切的是低位的机器人概念,今天切的CPO,就是这种轮动节奏。

市场走到现在这个位置,资金明显在观望和等待。

至少在等一个时间窗口之后,才可能发生变盘。

这个时间窗口,可能是下周一发布5月份的经济数据,也可能下周三陆2024家嘴论坛,发布的相关新政之后。

所以,下周市场的走势十分关键,如果没有新的利好消息的刺激,仅仅依靠这种拉权重护盘的走势,增量资金又不肯入场,大盘3000点大概率是守不住的。不知道大家认同不?

好了,今天文章就到这里,接下来市场有任何新的变化和重要细节,楠哥都及时发文提醒。

祝大家周末愉快!老朋友可以送个小红心,新朋友可以点波关注!

$上证指数(SH000001)$  

#并购传闻来袭,海通证券罕见涨停#  

#A股AI产业链大爆发,空间有多大?#  

#茅台酒价杀跌,原因是啥?影响几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