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华(野鹤山人)

本周大盘有所抵抗。陈姨近周围绕电力、消费电子等概念股进行操作,高抛低吸。

陈姨说,高派息仍是主线,部分历年高派息的电力、水务、煤炭、传媒股走强,部分形成长牛,仍是防御性反复操作的品种,不少具国企概念、历来高派息、低市盈率,形成慢牛走势。

近期,“科特估”被反复提及也成关注点指出,“科特估”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优势制造+中国自造+先进智造。

野鹤山人说,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PPI环比上涨0.2%,但是同比下降1.4%。

另外,根据报道,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前五个月净投放现金3618亿元。

狭义货币(M1)余额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广义货币(M2)余额增速创下自2021年来的新低。这体现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潜力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M1的统计口径为流通中现金(M0) 、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以及个人信用卡存款的总和。与海外相比,这一统计口径偏窄,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活期存款未纳入M1统计。分析师指出,除了金融业“挤水分”、房地产行业下行、企业预期偏弱等因素外,缺少居民活期存款是近期我国M1大幅波动的一大重要因素。

野鹤山人说,M2与M1增速“剪刀差”持续处高位M1与M2的剪刀差难以短期弥合,甚至有所扩大,说明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偏弱,实体投资的机会有限,经济下行压力仍相对较大。

长期以来,A股市场处于长期低迷状态,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这在经济下行,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股市难免出现较大幅的波动,个股结构性调整更为明显,这是因应经济转型背景下的调整。M1与M2增速剪刀差缩小,M2增速从低位回升,从历史看,这是A股市场回升的参考指标。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提振巩固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经济、新兴产业发展,这是股市回升走牛的关键,是底气。

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仍是当前的关键点。地产金融、酿酒消费等板块偏弱,显示市场仍担忧国内消费动量不足,提振经济活力有限。

梁伯近期仍反复参与电力、农业、医药等品种操作。他说,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权重股近段持续走弱,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这两只股票的走势仍是大盘的重要方向标。

黎大叔所持的大银行股走势相对坚挺,部分高抛低吸。他说,美联储会否降息仍市场关注焦点。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利率决议,维持利率5.25%-5.5%的区间不变,但将降息预期下调至2024年仅降息一次。此外,周三公布的美国5月CPI数据亦显示,通胀率有所放缓,核心CPI同比升幅从4月的3.6%降至3.4%,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政策制定相关人士指出,在实现2%的通胀目标方面,已取得“温和的进一步进展”。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预计2024年将仅降息一次,预计到2025年将有四次降息,多于之前预计的三次。

李生近期主要参与电力、煤炭股的操作,回避了市场波动的风险,周五清出部分观望,等待机会。

对于市场走势,野鹤山人说,2020年8月以来,沪指形成大下降通道走势,至今仍在其内运行,通道下边为2020年7月17日3181点、2022年4月27日2063点两重要低点连线,2024年2月5日跌至2635点基本跌近该下边而止跌,后展开一波反弹;通道上边为2021年12月13日3708点、2023年5月9日3418点两重要高点连线,同时也与2015年6月12日5178点顶部连结,是近9年以来最重要的下降压力线,2024年5月20日冲高至3174点刚好上碰该通道上边形成阻力,后展开至今的调整。该长期下降压力线目前也与60月、90月、120月均线交汇,可以说为牛熊分界线,沪指未来需要有效上破才能摆脱下降趋势的约束,扭转弱势(目前该线大约位于3170点上下)。

从阶段走势看,按之前分析,沪指今年5月中旬以来形成一个下降通道,通道上边为5月20日3174点、5月29日3128点等高点连线,下边为5月9日3128点、5月24日3087点等低点连线,该下边目前与半年线,以及2023年4月以来所形成的下降通道上边相交汇,构成阶段支撑带。当然,上述长期下降压力线未有效上破前,市场波动尤其结构性波动风险仍存在。(834)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人物为虚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