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A股不仅是股票的投资交易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大型线上知识学习平台,咱就是说,这话说得可真是一点不假。

你看前两年,股市里出了一个名词叫“中特估”。这是新词儿,是咱以前没听过的。不久后,一轮轰轰烈烈的央国企估值修复行情启动。而早学习的人,或许都吃到了甜头。

最近这段时间,继“中特估”之后,“X特估”家族又添一员新丁,名叫“科特估”。

它的故事还要从今年两会说起。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被列为了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而命运的齿轮也在此刻开始转动。

在“中特估”之后,代表“科特估”的“新质生产力”开始突围。

4月底至今,以半导体等为代表的科技行情迎来反弹,相关热点再度发酵,市场重燃对科技板块的关注。

路人惊呼“像极了”!不知,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具体来看下文~

 

“科特估”的目的为何?

“科特估”的长期展望与“中特估”相同,核心原因在于:无论是“中特估”还是“科特估”都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命的一部分。安全资产“涨价重估”(中特估)是基础,提供了解决土地财政转型的“燃眉之急”的新增资金。但长期看,“科特估”是最终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仍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再次腾飞。

 

哪些行业需要被“特估”?

“中特估”是新国九条、高股息思潮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交集,如央企红利以及优质中字头标的。“中特估”再定价的内涵:一方面来自央国企估值长期被低估后的自发纠偏,市场审美在逐步转向业绩稳定+高股息的高质量标的;另一方面来自央国企的改革动力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央国企将发挥引领作用,从而带来企业的价值重塑。

 

“科特估”则对应的是市场对战略稀缺性行业和新质生产力优质公司的低估。从行业来看,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包括战略型新兴产业,以及前沿科技进一步转化成为的未来产业。“科特估”的企业应该满足战略稀缺性、创新程度高、质地好但估值偏低、有国际竞争力等条件,尤其是高端装备、精密制造与新材料等领域,包括半导体、大飞机、机床、工业软件、关键基础材料等,以及涉及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如国产算力、生物技术等。

 

如何看待“中特估”和“科特估”?

近期市场缩量震荡且主题轮动加快,政策博弈和定价可能会继续强化,一方面来自三中全会带来的改革预期,另一方面来自新国九条的进一步落实,导致风险预期进一步向两端走。但取代 2023 年“高股息”(低风险)+“微盘股”(高风险)的“哑铃”组合,西部证券认为一种“新哑铃”组合有望在后市持续跑赢,一端是“中特估”,另一端是 “科特估”。

西部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地产政策与基本面复苏仍在验证阶段,市场步入三中全会前的政策博弈期,市场高度关注改革与资本市场政策。当前在大势弱势震荡、大类行业风格(顺周期、高股息、成长)稳定均衡背景下,聚焦新旧红利与国改、电改、旧改、土改、科改等改革方向的交融。

中长期来看,以“中特估”与“科特估”为代表的“新哑铃”组合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行业方面:

    高股息,或可继续作为底仓,当前优选央企红利、泛电力、有色、银行作为动态底仓的战略配置;

    科技主题,性价比回升,或可逢低布局港股科技股;

    顺周期涨价主线。

主题方面,或可聚焦:

  新质生产力主题轮动机会(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等)以及设备更新;

  涨价链(资源品+化工品+公用事业+化药+养殖等);

  小米汽车+智能驾驶;

  自主可控(半导体、华为910C等),以及AI主题的修复机会。

(以上信息来源:《方正证券-策略周末谈(3月第2期):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240310》、《方正证券-策略周末谈(6月第2期):“科特估”,憧憬与现实-240609》、《西部证券-主题“掘金”周报:新哑铃,“中特估”+“科特估”-240611》)

 

说完关键词是“双特估”的“新哑铃”策略,当前有哪些ETF能够浅浅地代表一下“中特估”、“科特估”这两大赛道呢?

 

恒生红利ETF(159726)标的指数覆盖了银行(17.8%)、公用事业(15.2%)、地产(7.5%)、石油及天然气(7.5%)、保险(7.1%)、电讯(6.3%)、煤炭(6.1%)等高股息行业,囊括港股一众高分红优质蓝筹企业,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高达7.34%,此外指数成分股央国企含量高达67.06%,“中特估”属性浓厚。

(数据来源:Wind,恒生二级行业,截至2024-06-07)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高度聚焦人工智能领域,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涉及,有望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此外指数同时覆盖平台经济(49.79%)、造车新势力(15.63%)、半导体(4.71%)等热门概念。

(以上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06-07;注:“高度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指: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共计有20只成分股亦属于恒生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合计权重高达84.57%;平台经济的分类是指申万II级属于本地生活服务、社交、互联网电商、数字媒体的成分股;造车新势力的分类是指申万II级属于乘用车的成分股以及发行小米SU7的小米集团;半导体的分类是指申万II级属于半导体的成分股)

 

支持T+0交易的港股类ETF:

1)哑铃策略防守端—恒生红利ETF(159726),低估值、高股息、中特估三重催化;

2)哑铃策略进攻端—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高弹性、高成长。

 $恒生科技指数ETF(SH513180)$

$恒生红利ETF(SZ159726)$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科特估”行情火热,如何掘金?##“中特估”概念卷土重来#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的标的指数为恒生科技指数,其2019-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36.25%,78.71%,-32.70%,-27.19%,-8.83%;恒生红利ETF(159726)的标的指数为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其2019-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9.66%,-12.61%,-6.12%,-29.29%,-7.93%;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表现。

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

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1.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 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 恒生科技指数ETF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 恒生科技指数ETF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ETF盘中涨跌价格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